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小说 > 长安盛宴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礼物
投票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 20 A+
页面宽度 900
保存
取消
正文 第1章 人情
作者:尚启元| 字数:3370| 更新时间:2021年02月07日

清晨,瑰丽的朝霞给西安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粉巷里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随着太阳的升起,雾气逐渐散去。

陈亦维走出和顺楼,伸了个懒腰,然后转头望着“和顺楼”三个大字的牌匾,心里别有一番自豪感。在整个西安,也就只有和顺楼能完成一百零八道的长安盛宴席。名门望族、商业聚亨,不管谁到西安,都会到和顺楼坐一坐,喝一壶小酒,品尝一下正宗的陕西菜。

1911年,摇摇晃晃的清王朝沉浸在腥风血雨中,百姓们苦不堪言,连年的干旱,田地里颗粒无收。连续的晴日,依旧焰腾腾一轮白日,晒得地皮起卷儿,大驿道上的浮土像热锅里刚炒出的面,一脚踏上去便起白烟儿,焦热滚烫,灼得人心里发紧。

陈亦维虽是土生土长的陕西安人,但以前只是陕西首富吴府家的一名厨子,那时候,一排排小洋楼在西安刚刚开始兴建,古城墙一带地处陕西商业交通的要冲,商贾云集,各色人等熙来攘往,周围货栈店铺鳞次栉比,人烟稠密,每天从早到晚,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刚从乡下来到吴府的陈亦维,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由得热血沸腾,一种强烈投入其中的欲望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扉。他晓得在吴府当厨子不过是他生活的一块跳板,他人生的舞台应该更大、更宽广。

1900年8月15日的凌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激烈炮声,警醒了正在熟睡的人们。紫禁城内灯火通明,一片混乱,太监、官女们熙熙攘攘,正在忙着搬运东西。慈禧太后身穿蓝布大褂,挽“旗头座”式发髻,怒气冲冲,神色严峻。她刚刚指使手下太监,把光绪的爱妃珍妃推下井去,以便胁迫有名无实的光绪皇帝与她一同离开北京,逃往西安。光绪皇帝头带瓜皮小帽,衣着青洋绉纹大褂,手持一杆金水烟袋,神色沮丧,呆若木鸡,沉浸在失去爱妃的痛苦之中。

西安街道张灯结彩迎接慈禧的到来,吴府作为陕西首富,早早计算着慈禧一行到来的日子,周莹任用陈亦维担任主厨,陈亦维早就调查好慈禧喜欢的菜品,加上精湛的厨艺,很快就根据慈禧的口味预备了丰富的食材。

这一年,陕西大旱,庄稼颗粒未收,地区达六十多个州县。八百里秦川,田地龟裂,饿殍遍野,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情况。这一幕,似乎与吴府的忙碌不太相符,车水马龙,丝绸、食材、玉器等陆陆续续的运到了吴府中。

天刚亮,慈禧与光绪一同上车出发,随行人员有皇后隆裕、璀妃、大阿哥博秀,以及王公大臣几十人。他们有的乘车,有的骑马,还有的徒步,个个神情慌张,步履凌乱。这支大约一千多人的队伍,经由景山西街,出地安门向西而去。当慈禧一行走到西直门,天忽然下雨来。由于出城慌忙,谁也没有携带雨具,衣服都被淋湿,但他们不敢停留,只好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慈禧、光绪一行全部行程历时七十余天,才到达西安府。到达西安后,因行宫还未竣工,地方当局决定将原陕甘总督衙暂作行宫。并且将总督衙门的改刷朱红油漆,牌坊上也绘以云龙,大肆修整,装饰一新。谁知慈禧太后嫌总督衙门房间少,布置和陈设物品都不合心意,不愿住在这里。无奈,陕西当局立即将两宫暂时安排住在巡抚衙门,将六部堂官安置在贡院,并且立即对原来打算作为行宫的督署进行改建。在改建过程中,陕西当局强拆民房,大兴土木,广招各地工匠,一切仿照北京宫殿的式样,雕梁画栋,砖铺地面都凿刻花鸟鱼草。慈禧太后这才搬进了宽大、华丽,有几百间房屋的督署。古城西安,一时成为清王朝临时政治中心。

在西安南院门的行宫里,地方虽然狭小,但也按照北京紫禁城的规格专设了御膳房。御膳房虽说只是一个厨房,里边的组织却分为蒙局、素局、菜局、饭局、茶局、酪局、点心局等近十个局,每个局都设一个太监专管其事,每局设有厨师十几个人,为了宫里几个人的吃饭喝茶,厨房里就需要一百多人伺候,每餐必须先由太监呈上菜单百余种,由慈禧挑选。

而就是这个狭小的地方,陈亦维的厨艺得以充分的施展。周莹在看望慈禧的时候,特意把陈亦维留在了慈禧身边,陈亦维也不敢怠慢,每次当慈禧用餐的时候,他都会躲在一旁察言观色,哪一道菜,慈禧吃起来喜笑颜开,哪一道菜,慈禧基本不动筷子,他都牢记在心里。后来,总结起来,就是一碗葫芦头,两份荞面饸硌,三斤腊牛肉是慈禧最喜欢的菜品。

直到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慈禧一行人正式结束了在西安长达347天的流亡生涯,坐着八抬大轿,在大批武装的保护下,耀武扬威地离开西安,出发返回北京。

慈禧回到了北京,并没有带走厨师陈亦维,但他高超的厨艺在民间流传开来,就这样,陈亦维又回到了吴府,继续当起了厨子。

1908年,周莹去世,陈亦维离开吴府,在粉巷支起了一个小吃摊,主要是陕西小吃凉粉、臊子面、羊肉泡馍等。在这期间,陈亦维的日子也不太平,经常遭受到地头蛇赵三爷的捣乱,同行宋锅头的敌对,每次他都能巧妙的化险为夷,反而,与赵三成为了好朋友。后来,挣了钱,盘下了一座快要倒闭的酒楼。

三年的时间,陈亦维从小商贩到酒楼的掌柜,可以说是鲤鱼跳龙门,祖坟上冒了青烟。

苏春霞迈出酒楼的门,对陈亦维说:“张府订了十桌菜,我按照菜谱对了对食材,心里总是不放心。”

陈亦维神采飞扬的说:“你就把心放下吧,张府的张叶宝老爷是咱们这里的老顾客了,不会有问题的。”说完,哼着小曲进了酒楼。陈亦维心里琢磨着能把女儿陈小曼嫁到张府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女儿陈小曼与张府家的张政少爷年龄相仿,想着想着,不由地笑了。

张府家大业大,南北院占地近两亩,非常的气派。南院为五开间三进四合院,是内宅和待客之处,北院为三开间三进院,是女眷的起居室和主人的书房。南院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样式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北院具有江南园林建筑回形花廊和北方窑洞相结合、西洋拱形窗户和东方手工木雕相映衬的特点。宅院大门坐西向东,入院后正面为南院,右侧为北院。南院门为绿色垂花门,设一正门、两偏门,进入院门,迎面上房由一排宽大护廊式五开间平房组成,雕花门窗。

可以说,把西北高原砖拱式窑洞和江南园林式回廊花园巧妙地融为一体,一楼窑洞居住冬暖夏凉,二楼廊房宽敞明亮,站在廊前宽大的平台上可看到整个院落与街道。院中回廊与楼檐相连,造型美观,在西安古民宅中实为少见。

正当陈亦维沉浸在幻想中的时候,张叶宝走进了酒楼,说:“陈掌柜,这次非得你亲自下厨了,来了几位重要的客人,他们游荡于五湖四海,什么美味佳肴尝遍了,这样,你单独做一桌咱们地道的陕西菜。”

陈亦维赶紧回应:“这事交给我了,做好直接送到府上去。”

张叶宝在酒楼大厅里跺了一会儿步,说:“这一桌菜,你要跟着我直接去府上做,其余的十桌还是安排在酒楼里。”

陈亦维毕竟是给慈禧当过厨子的人,张叶宝亲自上门邀请,让陈亦维察言观色之中,闻到了一丝机遇。他说:“我现在去后厨拿一下工具,随后就到府上。”

张叶宝从口袋里拿出一袋银币,递给陈亦维,说:“钱不够,事后再补,多了,不用退。府上的厨子可以给你当帮手。”说完,然后转身匆匆出了酒楼。

陈亦维把钱袋扔到柜台上,苏春霞打开钱袋一瞅,羡慕的说:“有钱人出手就是阔绰,咱俩口子这辈子就守着这个酒楼喽。”

陈亦维的心里根本不在钱上,对苏春霞说:“一会儿,让曼儿和我去张府。”

苏春霞有些不理解,问:“带这个小丫头去干啥?你让老大和老二陪你去,至少男孩子能干活。”

陈亦维一撇眼:“你们这些娘们,就是见识短。以后说不定,那就是咱曼儿的家了。”

苏春霞鄙视道:“别做黄粱美梦了,张府是咱西安数一数二的大主,能看上咱这从野地里跑出来的娃?!”

陈亦维没有理会苏春霞,冲着后院大喊了一声:“曼儿,跟爹去张府。”

这话一出,让陈业宇和陈德东兄弟俩有些不愿意了,他们知道父亲陈亦维每次去有钱人家当厨子,每人都能得到赏钱。

陈业宇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挑唆弟弟陈德东说:“咱不能让妹妹去张府,爹偏心,咱一起去找娘说理。”

陈德东生性温和,自然不想掺和太多是非,便没有随大哥陈业宇去找母亲苏春霞,陈业宇没有弟弟的支持,也只好忍气吞声。

陈小曼跟着父亲陈亦维去了张府,这也是陈亦维第一次走进张府,很多时候,张叶宝都是去酒楼盛请客人。这次进了张府,可让陈亦维大吃一惊,比吴府还要宽绰。院子里摆满了盆景花卉,沿墙有座椅有春凳,都陈着紫檀茶几,陈设豪华中不失典雅。

客厅里的藤椅沙发窗明几净,座钟字画古玩照身镜布置周匝。中西合璧的陈设陈亦维还是头一遭见,新奇里又觉得透着诡异古怪。再看时,有两个洋女人坐在南壁下的长条春藤编的沙发上。

张叶宝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向前来的客人互相寒暄着。一个伙计把陈亦维引进到厨房,厨房里淡淡的烟雾,让陈亦维咳嗽了几声。

      | 下一章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余额: 0 书海币 | 本次花费 1000 书海币
去充值
鲜花
100书海币
咖啡
200书海币
神笔
500书海币
跑车
1000书海币
别墅
10000书海币
礼物数量
-
×
20
+
赠言
送礼物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剩余月票数 0 如何获得月票?
月票数量
-
×
20
+
赠言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