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都市小说 > 青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礼物
投票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 20 A+
页面宽度 900
保存
取消
正文 第18章 裸婚风尚
作者:柠菠萝| 字数:5999|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28日

话说,庄达运生好炉子,准备做饭。这时,工人们下班回来了。

小雨到家时,庄达运已把饭做好了,还炒了一碗青菜。两口子就吃起饭来。

一边吃,庄达运一边就把去临江市的情况一一做了描述。小雨也把上午抽空到隔壁的六中探看的感受讲述了一番。据说六中学校刚盖好一栋三层的教师宿舍楼,去了,说不准会分一套呢!人们都说郊区学校,老师不愿来,但住宿条件比市区的要好。正说着,楼下的迟姐上来了,端了一碗腌菜雪里红,说是中午烧的,有点酸。

迟姐听说庄达运办理调动一事很顺利,也挺高兴,建议他们去看看家具什么的,并准备结婚用品,说如果需要,有个家具店老板,她认识。没想到,这句话刺激了小雨的神经,她略带嘲讽的口气道:“他家老贫农,哪有钱买家具?能吃上饭就不错啦!”

迟姐听出话外有音,忙解劝道:“穷有穷过,富有富过,只要两个人开心,怎么过都是过嘛!”

根据迟姐的经验,这边的调令一发出,庄达运就要准备去那个单位办理手续,过来报到了。庄达运的那个江城汽修厂经常有货车去皖南山区出差,可以买到比较便宜的木材或箱子。上次,他班上一个学生的父亲开车去山区拉货,庄达运还托他买了0.5立方米的板材,回来做橱柜、桌椅什么的,放在了教室后面。这次调动,最好还得找一辆车,一起搬回来。

到哪找车?单独找车,费用很贵。最好找个顺路的车,带回来,顶多买两包香烟就可以了。小雨她们厂倒是有两部货车,但要等机会。小雨分别找到两车的驾驶员,他们都答应,一旦有机会去临江市,就通知她们。

这样,庄达运就住了下来,随时待命。白天小雨上班,庄达运继续他的英语自学,中午就吃碗稀饭,两个馒头,咸菜萝卜干;晚上两个人炒个菜,生活也很甜蜜。

小雨看到庄达运学习这么抓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心疼。同事们知道后,都很羡慕,小雨找了个懂外语的小伙子。懂洋文化,是多么酷啊!这年头,要赚钱,要么去做官,要么出国挣外快。其中一个同事就主动找上门,他的父亲是钢城设计院的总工程师,上次刚从国外回来,带回了很多科技资料。他父亲让他给找人翻译翻译。他问小雨要不要请庄达运尝试一下,挣点外快。

小雨下班回来一说,庄达运倒是来了兴趣,忙对小雨道:“可以啊!不过,初翻,先不要提钱的事,如果做好了,还怕以后他不找过来?”

小雨心想也是,又是熟人,说不准搞好了,就调到他父亲那个单位去呢!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小雨便告诉那位同事,先带几本资料,让达运看看。

这事,人家可当真了。一个周日的下午,那位同事拿了四大本有关钢炉设计与检修的资料,全是英文和德文的。还说他父亲太忙,本来是要请庄达运一起吃饭的,等翻译好后一并算账。

庄达运一看,技术词汇比较多,心想:这样的翻译应该算不了什么,如果他爸爸真客气给他翻译费用的话,一本五十元应该是底线,四本一齐翻完,挣个二百块,差不多。因此,每当拿起这些资料来,庄达运便有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

白天,晚上,每天以20-40页的速度,一干就是二十天,两大本图纸资料翻译完成了。庄达运盘算起来,先把翻译出来的送给那位总工,看看有没有新的要求,这样,后面两本就有数了。

两本资料送过去之后,不承想,那总工又出国了,据说要一个多月才能够回来。庄达运心里嘀咕道:还真不能这么急着做下去,倘若那总工对译稿另有要求,那改起来不是费老鼻子劲了?于是,他就放慢了节奏。

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

一个多月的假期,眼看就要过去了。总工那边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庄达运只好暂停了手中的翻译。准备抽时间回家去一趟,一来也向父母汇报一下调动的进展情况,二来也是想回家看看。

他花了两天时间,回了趟老家。回来时,带了些新上市的早稻米,这米做饭,特别香。

巧的是庄达运刚回来,就得知小雨厂里有一部货车第二天去临江市运药材,可以顺便把庄达运的行李及一些木料带回来。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庄达运的体会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没有谋划,即使有机会,也不会有成功。

于是早上起来,庄达运就跟车去了。到临江市后,汽车去办事,庄达运去了汽修厂。看看时间还比较早,庄达运就利用这个空闲,鼓足勇气到厂部政教处看看,不知道调令到了没有。在机关院子里,见到了几位熟人,有的人好像知道庄达运调走的事。但都装着,只是点点头就过去了。到了政教处,正好张副处长在办公桌后面看报纸。

“张处长好!”庄达运还没有进门就喊了一声。张处长抬起头:“小庄老师,你来啦?我正准备打电话给你呢!你的调令来了。”说完,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了庄达运。

庄达运接过调令,十分动情地说了句:“非常感谢张处长!这么些日子来,您的关心,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不客气,小伙子!你的路还很长。现在这个社会就需要像你这样肯学习、肯干事的年轻人。”接着,他告诉庄达运,下半年,杨处长退休,明年他自己也要退休了。

原来,张副处长是从部队专业回来的,参加过唐山地震抢险,腰部受了重伤,荣立过二等功。四年前,回到地方。部队到地方,一般都降级使用。张处长在部队时就是团政治委员,团级待遇。明年是病退,也是给他的小儿子顶职。最后,他说道:“这个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世界”。不知这是他在激励庄达运,还是自身无奈的叹息,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庄达运感觉好像做梦一样,这就要与这个单位、与这里刚熟悉起来的人们分别了?这是庄达运正式工作后找到的第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大单位,厅局级啊!虽然与那位独眼厂长有过不快,但总有一丝眷念之情呢!

庄达运辞别了张处长,与办公室徐主任也道了别。对他们来说,庄达运的走和留好像一只苍蝇飞来又飞走一样,轻得不能再轻了。

下午的时候,车子过来帮庄达运带东西。庄达运已把自己的行李和几块木板拾摞好了,车子一到,就搬了上去。学校里,好像还没有来人,有几个在操场上打球的学生,看到庄达运搬东西,就好像没有看到似的。

不一会儿,庄达运就随着装货车离开工作了不到一年的地方。离开时,就像报到时一样安静和无人知晓。好像是自己在逃跑似的。

车子很快拐进城际马路。随着耳边的风声和两边倒镜似飞逝的田野,庄达运坐在驾驶室后排,陷入了对人生意义的再度思考。人这一辈子,究竟应该怎么过?这时,想起美国的一首乡村歌曲,其中一句歌词,很是耐人寻味: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

回到钢城后的第二天早上,庄达运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调令去市教委人事科报到了。

走进人事科,里面有两张桌子,一前一后,坐着两个人。前面是一位年纪比较小的青年人,不像是科长;后面桌子后面坐着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士,身着中山装,秃顶,浓眉小眼睛,鼓起的两颊显得有些臃肿,嘴角凹陷,估计就是熊科长。

庄达运站在门口,礼貌地敲了下门,问道:“请问,熊科长在吗?”

后面的那位男士抬了抬眼睛:“什么事?”

庄达运便自报家门,并递上自己的调令。熊科长好像记起了什么:“哦,已经拿到调令啦?”

“拿到了,谢谢你们关心!”庄达运忙应道。

“小司,”熊科长对前面的年轻人道,“你把他转个介绍信,到第六中学报到。”

那位小司的年轻人在给庄达运开介绍信。庄达运利用这个机会,想问问熊科长那个六中学校的情况:“熊科长,那个六中情况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我是说师资和住房条件。”

“师资一般,缺人嘛,要不接受你去呢!不过,那里住房相对比较宽裕,最近,他们还新盖了教师宿舍楼呢!”

“是嘛,那太好了,谢谢熊科长关心!”

说着,小司把盖好章的介绍信递给了庄达运。庄达运接过介绍信,再次表示了感谢,转身离开了办公室。这就算办好了。

拿到介绍信,庄达运当天就赶到第六中学去报到。学校虽然没有上课,但校长和书记都上班了。书记好像是军人出身,穿一身黄色军装,大背头,脸上好像被炸弹击伤过,伤痕累累。他看了庄达运的介绍信,然后把信传给右边桌的校长。

校长皮肤黝黑,一口的黄色牙齿外露,好像上下嘴唇包不起来似的;一身黑色衣服,头上戴一顶鸭舌帽,一眼看上去,像是工宣队代表。两位听说庄达运是来教外语的,倒是挺高兴。

“唉,我们这好像紧缺外语老师啊?”校长一边吸烟,一边疑惑地自问道。

“好像是,上次教研组好像反映过。”书记搭了一句,好像书记不抽烟。

“小庄啊,”校长继续道,“你明天来,今天教研组人回去了,明天他们都在,然后你们认识一下,再安排一下课程。”

“好的,”庄达运回道,一看到这样的两位主要领导,心里有点凉。“校长、书记,我来了,有地方住吗?”

“啊,对了,你不是本地人,你结婚了吗?”校长问道。

“结婚了。”

“老婆在哪工作?”

“旁边的药厂。”

“那边有房子吗?”

“没有。”

“那先搞一间教室住下来吧!”说着,校长拿起旁边的电话,给后勤科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进来一位姓金的主任,蓝布上装,一脸的风霜,一只眼睛上好像长了个肉刺,感觉眼睛始终睁不开似的。

“金主任,”校长道,“这个小伙子,姓什么来,啊,庄,小庄老师新来的,你把后面一排教室靠东边的那间办公室找人清扫一下,给小庄先住下来。”

“邓校长,”那位金主任道,原来校长姓邓,“那边两间房子都打扫过了。”

“那你就领他去看看,把钥匙给他吧!”书记在一旁插道。

“好的,岚书记。”

这一下,庄达运搞清楚了书记姓岚,校长姓邓。第一次见面,最重要的是记得对方姓甚名谁嘛!庄达运跟着金主任到后面看房子。

没想到,金主任看上去很朴实,但倒是热心人。他一边开门,一边介绍,这间房,前后都有窗户,门虽然破一点,但还不漏风。整排教室,现在都不用,东边的教室被从中间隔成两间,最东边一间已安排了两位年轻教师住,他们都是市里人,很少住的。西头的大教室,一共三间,邓校长住,还有一个教室,现在空着。

“金主任,房子里什么都没有?”庄达运忍不住问道。

“啊,根据规定,我们会给你配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你结婚了吗?”

“结婚了。”

“那我们给你配一个双人棕绷床。这是我们学校给你们配的‘三大件’。”金主任说完,哈哈一笑。

“谢谢金主任!”

“到这来当老师也不容易。”

“以后还请金主任多关照呢!”

“哈哈,好说,以后我们都是同事了。”

“是啊,金主任,那个床和桌椅估计什么时候搬来?”

“你要是急用,我下班前就让人都给搬过来。”

“太感谢了!那我明天再来拿钥匙?”

“没有关系,我今天把东西搬来后,把钥匙就放在那头的邓校长家,你过来时就去他们家拿。他家老太太长期不上班的。”

一切办好之后,庄达运就走到隔壁的药厂,找到小雨,叙说了一天的报到经过。家具中床的问题解决了,也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单独买一下,估计至少五十大洋呢,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两个年轻人说说笑笑,非常开心。

小雨拾了拾,看下班时间快到了,就和庄达运一起回宿舍了。

晚饭后,两人合计起来:婚礼从简,发一些糖果,再买几包香烟,形式上是可以混过去了。但住房得要有,现在看,学校暂给一间,也能凑合。房子里,床是必须的,有个办公桌,最好弄个衣橱和碗橱。这样,配上煤球炉,小日子就可以过起来了。年轻人,越合计越兴奋起来,干脆再去学校里看看,说走就走。庄达运让小雨带两包喜糖和一盒香烟。

两个人像散步一样,又沿着白天上班的路线走了一趟。

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学,也没有学生上晚自习,住校的老师也很少。晚上,校园内一片漆黑,只有门口有路灯,校内主干道上隐约有灯光。两个年轻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摸了进去,好在环境比较熟悉。走到最后一栋教室的时候,看到邓校长家有灯光,有个房间好像是客厅,灯光特别亮,门关着,从门缝中漏出的光,就把外面的场地照得通亮。

庄达运走到门前,敲了敲门。

“谁呀?”里面一个妇女的声音问道。

“邓校长在家吗?是我,小庄。”

门从里面拉开了,庄达运一眼看到邓校长坐在中间的桌子旁边,抽烟喝茶,明显是刚吃过晚饭。旁边的小板凳上坐着一个男子,好像在用火柴棒子剔牙。

“邓校长,我是刚来报到的庄达运,金主任说把我的房间钥匙留您这儿了?”

“噢,是的,小庄,”邓校长嘴里含着香烟道,“四十子,把窗子上的那把钥匙递给小庄老师。”

坐在小板凳上剔牙的男子站起身来,走到窗子跟前,拿了把钥匙,转过身来递给了庄达运。庄达运判断,这个男子可能就是邓校长的儿子,开门的老太应该就是邓校长的老伴了。

庄达运谢了邓校长一家,拿着钥匙,立即转身,从小雨的包里掏出两袋喜糖和一盒香烟,“邓校长,这是我爱人,我们刚结婚不久,这点喜糖和喜烟给你们尝尝。”

“好好,谢谢!”邓校长说着,也站了起来,他老伴也笑着应道:“喜糖要吃,你们搬过来,没有事就过来唠嗑唠嗑。”

听上去,怎么好像是北方人似的,但看起来根本不可能,老太太的个头很小,就像旧社会的小脚女人,头上还扎了条灰色毛巾。

“好的好的,邓阿姨,我们今天先去看看房子。”小雨应道。

两个人拿着钥匙,去东面的教室开门。借着邓校长家的灯光,庄达运打开了门,在里手的墙面上隐约看到有根线。庄达运用手一拉,果然是日光灯开关。

房间倒不小,庄达运用脚步丈量了一下房间的大小,感觉足有二十八个平米,外面还有一个走廊,可以堆放煤球等杂物。

正核算着,邓校长的老伴过来了,满脸堆笑地道:“你们有很多家具吧?这一间房肯定放不下。”

“没有多少,”小雨迎上去道,“暂时住住。有一些家具材料,等以后有地方了再做家具。”

“对对,都是暂时住住,前面的房子已盖好了,很快就要分了。”

“不知道能不能分到呢?”

“结婚的人不多,应该分到。”

“谢谢邓阿姨,到时还请邓校长帮忙呢!”小雨拉着邓校长老伴的手道。

看完房子回来之后,两个人又开始商量那个房间的布置。房间进深比较大,可以隔出一小块来做厨房,为了节约空间,只能用比较厚一点的塑料皮,两头挂在墙上,形成一个屏障。

周末的时候,两个人借了个板车,把小雨宿舍的瓶瓶罐罐连同煤炉和几个煤球,一起拖到学校的宿舍。经过一天的布置,一个简陋的安乐窝形成了,两人世界自此开始。

日子虽然过起来了,可庄达运总感到是一种历史的嘲讽。很多书报上虽然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从简结婚的故事,可那都是旧社会,或者是战争时期,条件不容许。现在中国已经解放三十多年,自己还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生活还是这么清苦,国家还是这么贫穷,物质生活还是十分匮乏。从英语资料中读到的那些西方人的生活,虽然是糜烂式的,可人民富裕啊!即使是在中国的过去,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也是很高的呀,鲁迅从日本回国,到上海任教,据说自己不用烧饭,全家都是下馆子,每餐四菜一汤,荤素搭配,经常还有小酒。现在的大学生与以前的虽然不能比,但反差也太大了些!当然,想想过去,现在农民的孩子都能上大学,的确也是一个进步了。

如果从移风易俗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从简结婚也确有脱俗之范,不用大操大办,两个人就凭一张“证”,加上一张床,就结婚了,标准的裸婚啊!新时代的裸婚!

唉,如果用响应国家号召、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来安慰自己,那自己和小雨真正是在身体力行了!再想想,如果是在农村,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何况,这只是个开始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一个好到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可是英语中的一句谚语呢!播撒种子,埋下希望,人生的道路,将从这里正式起航!

有诗赞曰:

移风易俗树风尚,

新人新事新主张。

两情相悦谋发展,

幸福之歌二人唱。

上一章| 下一章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余额: 0 书海币 | 本次花费 1000 书海币
去充值
鲜花
100书海币
咖啡
200书海币
神笔
500书海币
跑车
1000书海币
别墅
10000书海币
礼物数量
-
×
20
+
赠言
送礼物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剩余月票数 0 如何获得月票?
月票数量
-
×
20
+
赠言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