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美村是一个古村,也是一个现代化的村。它曾用大地的乳汁,哺喂过我的父辈;又用膏腴的沁泽,滋养过我的生母。许是那种灵光一闪的机缘与巧合,浪美村成了我降世的出口。而后,我在这里风华婉转十八个春秋。书生的意气,壮士的肝肠,把我抛向了远方。当鬓际飘出几丝银白,一颗都市灯海里游离的灵魂,总渴望着有一片纯美而古朴的家园,给我寄居精神的浮泛。就这样,多年以后,我又回到了那个曾经与童年伙伴玩过积木的、散发着古老与现代气息的故乡浪美村。
浪美村的古,古得厚重,古得雄奇,古得神韵。五百年时光叠出的历史,像珠江河畔的白云山一样,支撑着南粤的天幕。那个来自于山东曲阜的大圣人孔子,万万想不到他的后裔,在中原的硝烟争战中望断了归乡路,冷月下弹拨的思乡曲,唱尽了逐臣脸上飞扬的尘土。在披发行吟的穷暮中,折损在南蛮之地的一片光秃秃的河滩上,血溅红了那条三八运河。执着先祖孔子的智慧与刚勇,孔子的第五十代后嗣,在荒滩中捂着伤口,垒起了一堵堵遮风的墙垣。这些墙垣几经沧桑,最后定格成一盘气势宏伟的“棋局”:这盘“棋局”以祠堂为楚河汉界,两边是坐向统一、规模大小一致的岭南民宅,青砖黑瓦,梁椽共举,三开间(厅堂、左右厢房)的高墙,与厨房、小门楼、围墙,间出一方天井,光线阔朗,轩爽高骞。在规整的“棋局”中,一间民宅就是一枚棋子,挥马走卒的空间,需要一些纵横交错的巷道来融汇贯通,这些巷道纵宽为2.18米,横宽为2.78米,我孩童之时是用麻石板铺砌,而今则是水泥构筑,平展而光洁,高雅而大气。水泥底下,暗布着城市一样四通八达的排水渠。排水渠从村头一直铺设到村尾,出口的终点是村前那条横穿而过的三八运河。月夜里凝神倾听,泠泠的三八运河,似在诉说先祖们折损后奋力站起的雄奇姿势,与他们对于家园规划的那种超前的眼光与韬略!
如果说先祖智设的“棋局”式民居,在整体形貌上独树一帜,惊艳一时,那么孔氏后矞,自始至终把先祖创立下来的良好家风,一代代地承传下去,则是浪美村更为丰采掩映、奕奕灼人的精神內核。浪美村的先祖源自于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孔子,自然把孔子对后嗣的训谏:“祟儒重道,好礼尚徳,读书明理”等等,紧紧铭记于心。最能管窥出浪美村对孔子家训承传的,则是屹立于村中央的祠堂,所承载的淳厚文化气息。祠堂是一个宗族的神龛,从那里可以听到祖先遗留的声谕。浪美村人一直把祠堂看作是生命中登临的高地,所以高地上所有的构筑,都浩气得像鼎铛玉石的豪户,除了雕栏画槛、丝幛绮窗、锦幔清灯、凤阁鸾楼、彩旗金匾之外,更重要的是,先辈们在镂金错彩的墙身上,题刻一些飘荡着儒家古训气息的书画词赋,比如:“劝君莫将油炒菜,留子儿孙夜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类启人心智的佳诗妙句,触目可见,最能体现出浪美村“读书明理”的祖训深入人心。正是秉承了这些祖训的精髓,我六岁时母亲就扯着我的衣袍,在孔子诞生之日,到祠堂里焚香拜祭先祖,叩行启蒙仪式。此后,母亲虽然没有像先辈那样,将辛苦攒积的炒菜油节省下来,用作灯油以供子女孜孜夜读(古时炒菜油与灯油通用),但她对祠堂里祖先遗留下来的膏泽,早已吸入灵魂深处,并化作了一股奔流的血液,注入我的生命之河,使我如许多从浪美村走出的学子一样,泡浸着这古老的文明,踏上了一条读书养望的人生路。“祟儒重道,好礼尚徳,读书明理”——所有这些家规家训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践行,正是这个号称“至圣矞”的古村落,最值得点赞,也是最具神韵的所在!我常想,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像奔洪裂岸一样一往无前,不正是因为无数的华夏子孙,忠诚地承传了这些家规家训的文化精髓,才变得源远流长,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吗?
是的,浪美村的古,古得厚重,古得雄奇,古得神韵。但谛造这些厚重、雄奇、神韵古迹的先人,大多已仙逝作古。后辈子孙如果守古而不化,拘泥于一成不变的人生棋局,浪美村的今天,就只能窝在废墟中自醉。可喜的是,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留守在家乡的兄弟姐妹们,几年前就开始商讨乡村振兴之路,并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最终的目标确定为:创制现代化的“浪美家园”!
“浪美家园”不仅仅是指古宅后面那一片新崛起的错落高楼,气派的篮球场,绿树掩映的休闲公园,水花喷溅的半月形池塘,随处可见的体育设施,等等城市建筑元素的引入与落成,更是一个集乡村旅游、饮食文化、与农业电商为一体的多功能发展项目。该项目经过几年筚路蓝缕的蹒跚之旅,已初具树大发杈的气象。远在异乡客舟中的我,不断从亲朋微信的视频中,看到来自于家乡的惊喜消息,有的是万人争游古村的汹涌实况;有的是百围游客共聚祠堂广场,品食特色“孔府晏”的喧闹场景;有的是春明景和的三月,油菜秀花之时少女莺声呖呖的画面;有的是瓜棚架下游客一家大小,共寄田园之乐的生动图像……看了这些视频,回想起三十年前我逃离家乡时,家乡的清寂贫瘦,不禁悲喜交集!我遂动了回乡看一看的念头。“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可我与久违的故乡良久对视,星星之鬓,不仅未见衰迹,反而像泼上了一层油墨,益发焕出奕奕神采。我行走在昔日我曾经挥汗如雨过的稻田,而今,它已被大片大片的各种时令果蔬,如油麦、包菜、荷兰豆、菜心,冬瓜、南瓜、丝瓜、草莓等等所覆盖。这片曾一度被外出打工的乡亲们荒废的稻田,早在几年前就已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组建了一个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统一由公司雇人耕种与管理。公司将零散的土地集约化,并通过互联网,设立了信息通达的电商平台,当天采摘下来时令果蔬,通过这个平台,当天就能送达各大城市的餐桌上。农业公司还进一步扩大业务,增加了农产品检测、蔬果深加工、生态种植、农科培训等项目的推进……
“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面对这一片我曾生活了十八年的古老土地,所焕发出的无限生机,以及它近年来所斩获的诸多荣誉,比如:广东省宜居乡村,广东省文明村,等等,我忽然想起了这句古诗。我那颗在都市灯海里游离已久的灵魂,一瞬间,仿佛找到了一片纯美而古朴的家园,来寄居我长久浮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