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同事们都会问我怎么还不架帐篷?开始觉得好笑,次数问多了又有点烦。什么时候架帐篷用得着你们这么关心吗?再说,现在的帐篷架起来都不用一分钟的时间。同时,又不明白他们怎么这么上心呢?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支架帐篷,同事小赵坐在旁边玩手机。我便请教他,大家为什么这么关心我的帐篷?小赵头都没抬就说了一句:他们都是来自伊朗。我听后笑着点头:原来是这样。因为宗教的原因,伊斯教是不吃猪肉的。所以象伊朗这样的纯伊斯教的国家是吃不到猪肉,当然,也看不到猪跑了。看一眼站在那里看我架帐篷的同事,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对帐篷那么关心。原来,他们很多人一辈子也没住过帐篷,难怪了!
说起来,我自己对帐篷的热爱也只是从九八开始。九月中旬和同事去海南出差,最后一站是三亚。办完事后就找了一家靠近海边的宾馆开了一间三百八十元一夜的标准间,吃完晚饭后便到海边散步,看到好多人都在海边的沙滩上支起了帐篷。同事便好奇地四处张望,发现还有租帐篷的地方。他便问我想不想也在海边吹吹风?我没有理由不同意。就这样,三百八十元的标准间成了我们存放行李的地方。还真别说,吹着海风、听着海浪的声音,这种感觉太美妙了。第二天离开三亚的时候也没忘记买一顶帐篷带上,从此,便和帐篷结缘了。以后,不管去哪里,车子的后备箱多了一件行礼——帐篷!
人生充满了太多的不定性,自己也不曾想过会来到荆州,刘皇叔当年借住的地方。公司的宿舍楼大部分房间都没装空调,只有几个管理人员住的套间装了。据说是他们自己买的,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装有空调的套间住的都是董事长的亲戚,私费和公费没区别。不管是不是私人自己出钱,从企业管理上来看,这是一步臭棋。另外,三楼有几间房间也装了,但不能一个人住,必须是多人住才行,这个要求对我这样的独行者就是多余的了。二楼外有一个超大的平台,对喜欢露营者来说就是一处理想之地,于是就在网上买了帐篷、垫子和马灯。只是,没想到会引同事们的好奇心。
江汉平原的夏天真是出奇的热,同事们早早地回到装有空调的房间了,我最后洗完澡后再冲上一杯茶也躲进了帐篷。窗外五十步就是农田,屋里的蚊子多到连蚊香都不起作用,但帐篷就解决了这个难题,空气还清凉。于是,帐篷便要陪伴我渡过整个夏季。
深夜。不时传来长江上轮船的汽笛和园区内工厂的机器声混杂在一起,反倒感觉长江就在身边一样,比园区的车间还要近。关掉帐篷灯,看着外面的天空,半轮弯月象是用水洗过一样地明朗,久不见的星星依旧在闪烁,围城般的大堤也没挡住江风的自由,透过纱窗吹进帐篷,让人忘记了现在是夏天!这种感觉只有露营者才能体会到,也许就是因为这种难得的体会,才让那么多人爱上了露营?从海滨到高原,无处看不到露营者的踪迹。不单是因为它经济,更多的是贴近自然,享受自然。帐篷里没有杀虫剂和蚊香的味道,也不需要空调和电风扇,大地的温度永远适应亲近它的人!
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梦境中唤醒,一看手机是湖南的四少打来的,便笑着划动接听:“几点了,你不睡觉也不让别人睡了?”
“你这是睡在帐篷里吧?”四少就是聪明,从电话中就知道我在哪里。
我看着外面的星辰笑一笑:“好多星星啊,象拉萨的天空一样干净。”
“这么好心情啊,你继续吧。”说完电话就断了。
我放下电话听着合唱般的青蛙声,心想:哪是四少聪明,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我是在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