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与黄梅相邻,古时同属蕲黄。四祖道信就是在黄梅设道场讲佛法,五祖弘忍也在此成佛,六祖慧能更是在这里接过五祖的衣钵。于是,佛家有言:蕲黄禅宗甲天下、佛门大事问黄梅。可见黄梅在佛教中的重量,我称这里为圣地。
在八十年代前我没见过寺庙。八十年代后突然发现家乡多了好多寺庙,尽管都是最简单的砖瓦建筑,在寺庙里主事的人大多都是认识的,有的还非常熟悉。但烧香拜佛的人却很多,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大多还是偷偷地去,要莫天没亮、要莫就天黑了。一时间没搞明白,那些平常的人怎么一夜之间都成了庙里的主持了?都能预知旦夕祸福了?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我才知道有个四祖寺和五祖寺。
后来,在五祖寺看到宋英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题写的“天下禅林“匾额,尽管看上去没有那么久远的年代。我对寺庙的初级了解就是有困难进寺庙求菩萨,还经常听到人们说: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烧香拜佛就是为了避灾,为了求财求福求寿,一句话:想要什么去寺庙求菩萨。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多年后出差山西,在五台山看到一幅对联,上联:身带一文钱你也要他也要给谁是好。下联:修来半点福张也求李也求叫我为难。横批:阿弥陀佛。忽然发现我们拜佛的确都是带着贪婪的心,真是凡夫俗子无处不想贪啊!连菩萨都怕了。
从佛家始祖达摩的少林寺到南海普佗山的观音道场,多少有钱人捧着千元一支的大香,许着发财后才塑金身的愿?有多少官员政客为求更高权力而一掷千金?有多少凡夫俗子跪求一夜能变成富人?难怪社会上流传着一句名言:烧香拜佛的不一定是好人。
记得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零点刚过,老婆和我带着两个儿子去庙里烧香许愿,说是新的一年万事顺利。当我进到庙堂就发现观音菩萨坐着的莲花台是方形的,我便好奇地问怎么回事?小儿子小声地提醒:在庙堂议论佛相是对佛不敬。我便“知错”地“啊”了一声,老婆连忙跪拜,还一边拜一边念着“阿弥陀佛,菩萨没怪!”拜完后又往功德箱里放进五十元人民币。我也拜,一边拜一边想:念佛的、拜佛的遇到困难都只知道念“阿弥陀佛”,却不知观音菩萨遇到困难只念“观音经”,他早就在用行动来提醒世人:求人不如求自己。回到家后老婆还不停地抱怨我不懂事,来年要我在家睡觉好了,免得一去又得罪菩萨。
再后来,我慢慢地发现我们不是在信佛,而是在信皇帝。我一直以为信佛就一定不能吃肉,查过很多资料才发现不吃肉原来是从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开始,这个皇帝为了自己的帝位向朝中大臣们发愿自己一心向佛,不再吃肉。就这样大臣们看到皇帝这么一心向佛纷纷也表示不再吃肉了。看到这些内世人向佛都不吃肉,出家人当然就更不能吃了,因此在寺庙就有了出家人不吃肉的戒条。直到唐王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感激少林寺武僧的救命之恩,特地准许少林寺僧人吃肉喝酒,也就有了天下寺庙只要少林寺吃肉不上戒条。再有就是烧香许愿、抽签、还愿象是礼佛必经的程序,在这里都没有,不知道又是谁给佛为难了。
今天,站在布达拉宫的面前,看着这座无数信徒心中的圣城后才发现,这个圣地上的人对佛的理解完全不一样。看着那些从千里之外经历数月三步一拜又蓬头垢面的朝圣者,他们在人们的面前是那么地伟大,又象雪山一样的纯洁!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祝福!只有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人才会好奇地指指点点。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些朝圣者却没有人象我们那样是去求福求财求寿。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完成心的归宿,精神的皈依!就算到了生命的终结时,他们也要做到象来时一样一无所有,绝不占用一寸土地。空空地来、空空地走。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或者病灾,他们从不会象我们那样去咒怨命运和仇视社会的不公。而是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行为过失,认为是一定自己在过去做错了什么才有此报应,从而更加认真地对待世间中的万物。
我突然感觉自己所认知的佛教和这里区别那么大呢?
佛经《长阿含·遊行经》记,佛陀入灭后,众弟子们顿失依靠,只有跋难陀比丘特别高兴,觉得从此后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了。大迦叶知道后极为痛心,为防患未然,决心结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他首先邀请信仰虔诚的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担任护法,并提供一切衣食卧具,挑选出五百位有德有学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山的七叶窟商量结集佛法的事宜。大会由大迦叶担任主席,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律。众人确认每一句是出自佛祖之口,便记录下来成为佛法,也就我们看到的佛经。
这样的活动共举办了三次,共集结了三部佛法,也就是人们知道的经书三藏,那五百位上坐比丘便成了人们熟悉的五百罗汉。
佛经的来历和中国的论语一样,论语是孔子死后,他的学生把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记成册子,取名“论语”。因此,佛经是佛说的,不是佛写的。
我们都知道唐朝和尚玄奘为了宣传佛法,特率领众信徒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为的就是那经书三藏。
前些年还有学者在争论唐三奘到底有没有到过西天,是不是李世民真的下了圣旨?
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里的一段文字:
“在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尼泊尔国的蓝毗尼园地水池边立有一块牌子,上面用尼泊尔文和英文写着:著名的中国旅行家玄奘到达这里。”
读了几遍也想了几遍,玄奘怎么成了著名的中国旅行家了呢?玄奘是唐三藏吗?圣地与圣城是真的不一样!
曾经还有学者在讨论唐僧当年到底有没有到过西天。
至少,玄奘是真的到过西天了,只是没见到佛祖!当然,也没取到真经。无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只能成为一名旅行家了,才有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佛教,也只能如此了。
望着天空,一时不明白是云在动,还是心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