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都市小说 > 山绿水清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礼物
投票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 20 A+
页面宽度 900
保存
取消
正文 第4章 初入社会的懵懂与青涩(下)
作者:张延星| 字数:8263| 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9日

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却精彩绝伦,异常充实。队友们彼此关心照顾,尽情游乐,专注工作,敞开心扉地沟通,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为难得的是,瑞赛特这位专门负责接洽的“导游”,给队友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必需的帮助和支持,他妥善的安排,体贴的关照,周到的布置,尽量照顾到每一位队员的心思,让队友们感动无比。说到感动,恐怕没有比导师倜澈再让人感叹的了。毕竟,作为瑞赛特父亲的朋友,看到自己朋友的儿子如此优秀,也算是一种安慰吧!在瑞赛特看来,能够为这么优秀的一个团队接洽社会实践活动,也算是自己的一种荣幸。瑞赛特在这里工作的几年里,负责接洽的大大小小的团队不下100个,从来没有一个团队能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记忆,不仅仅是因为这只团队的领队是自己父亲的朋友,还在于这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优秀,让自己叹为观止,大开眼界。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为了表示自己由衷的敬意,也是应了上级领导的要求,瑞赛特亲自驾车数百公里,把他们送到了车站。临别前,瑞赛特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孔雀开屏照和当地有名的特产送给了他们,并且告诉大家,他们的孔雀开屏照已经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审核,参加了孔雀城景区对外宣传照片的竞选,并且成为唯一一副入选的照片。这多少让队员们有些惶恐和意外。不过好在有导师这层关系,他们算是安心接受了下来。直到这时,陈虎才算明白了导师当时安排人员的用意,为什么会让奈尔这种千金小姐加入到这样的团队中来,毕竟这里是导师的故乡,对于这里的行程安排,导师早就有所预料,所以才选择了各有所长的几个人组成团队。陈虎对于导师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然而,就在大家要上车的当时,陈虎忽然感觉到肚子疼的厉害,不得已在瑞赛特的陪护下来到了当地最近的一家医院治疗。为了不耽误行程,导师则领着其他几位队友上了车,先行回去了。

经过医生诊断,陈虎只是因为受凉得了急性肠胃炎,打了点滴,服了药,休整了一天,便独自坐车返回了。

在返回的途中,陈虎碰巧遇到了阔别已久的舍友杜伟。谈论中得知,大学毕业以后,杜伟以笔试第一的成绩成功进入了公务员的面试环节。为了能够在面试时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杜伟每天翻阅大量的时政材料,模拟了无数场问答场景,从言行举止到咬文嚼字,他都下足了功夫,再加上他从小生长在宦官世家,耳濡目染了一些官宦风气,终于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环保局的一名公务员。这次出差,就是单位领导安排给自己的第一个外省调研工作,大意就是如何依托生态经济,做好偏远山区的开发与建设。而得知陈虎的团队正好也在做生态经济调研时,杜伟眼中发射着异样的神采,仿佛一只饥肠辘辘的狼看到了一只孤苦伶仃的小山羊一样。进入职场以后,杜伟才发现社会的纷繁复杂,若非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是绝对玩不转的。政府机关单位相对来讲会稍微好一些,就在于这里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很多方面还是需要依靠人情世故办事,而且大家都是一心为公,发生的经济纠纷相对会少一些,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一般而言不会受到处罚和排挤。但一旦犯了错误,就是面对党纪法规的处分,后果会很严重,尤其是涉及到权利和金钱的问题。每年单位会给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安排一些社会调研任务,同时财政会拨付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完善基层建设。调研课题的选择和内容的确定显得尤为关键。因为调研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配套资金的使用也是需要经过严格审批和专项检查的。所以,调研出的问题一定要是真实存在的,否则就会出现谎报。一旦在专项检查中出现了纰漏,追责问责谁也逃脱不了干系。这就要求调研报告的撰写一定要实事求是,有可靠的理论数据做支撑,这也是为什么领导要他专门到实地走访调研的原因。

俗话说的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杜伟只是个才毕业不到两年的小科员,调研报告的撰写对他来讲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正好遇到了陈虎,这个专业做环保的研究生。其他暂且不提,理论知识水平肯定在自己之上,向他多请教请教相关方面的问题,肯定有所收获。尽管两人性格不同,但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作为舍友的他们却从未发生过争执,反而杜伟善于协调的为人处世方式,润滑了宿舍的人际关系,帮助陈虎躲过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这一点,不善言辞的陈虎一直心存感激。杜伟自然了解陈虎的性格,于是在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的困惑和需要帮助的地方。学了一年理论知识的陈虎,对于生态经济相关方面的阐述可谓是学富五车、信手拈来,但他觉得光是做知识传播未免有失研究生的风范,于是在阐述的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自己的实践佐证以及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这样一来,杜伟听的有声有色,受益匪浅。一路聊下来,原本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在他们的感觉里一闪而过。在聊天的过程中陈虎自然也是有所收获的。以往,受到资源的限制,陈虎研究生态经济都是站在企业层面,这次却有幸能够听一听政府在生态经济建设方面的心声,实在是难得。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并且陈虎答应杜伟,给他提供一些关于生态经济方面的文献资料作参考。

原本忧心忡忡的杜伟,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整个人轻松惬意、神采飞扬。第二天一回到单位,稍加整理了一下思路,向领导汇报了这些日子自己出差走访调研的情况和调研报告的写作思路。领导是过来人,对于杜伟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自然是赞许有加,调研报告的撰写思路也是耳目一新,但考虑到办公室的人际关系,领导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点了一下头,稍加指导了一下,便让他着手写作去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领导不想让一个得力干将还没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夭折在这种勾心斗角的龌龊里。

杜伟哪能领会领导的用心良苦,内心自然是感觉到一些不太舒服,自己这么卖力的工作,连半句表扬的话都没有。但抱怨归抱怨,工作还是要正常开展的。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看到杜伟进出领导办公室前后的表情落差,只是嘲笑地摇了摇头,便开始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办公室文化,尽管杜伟在学校里已经算是比较圆滑的,但与这里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恐怕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里,杜伟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调研报告的写作中了。幸好陈虎在科研院所的工作也没有那么紧迫,于是,两人经常通过电话邮件交流沟通调研报告写作思路和遇到的一些困惑障碍。期间,陈虎也经常提供一些环保相关的文献资料,给杜伟的调研报告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当然,作为办公室里的一个新人,杜伟平日里还需要听从领导安排,做一些琐碎的工作,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调研报告的写作进度和思路,反而在协助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他还能够从中收获一些调研需要的数据材料等相关信息,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调研写作思路和眼界,对于适应新工作新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尽管杜伟为人处世比较成熟可靠,但从小就对机关单位文化耳濡目染的他深知,要想在这里成长发展起来,光有人脉还不行,工作能力也很是重要。所以,他迫切需要做出一点成绩来证明自己。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杜伟以实习生身份在环保局下属的办公室锻炼了一年,从一开始的文秘工作,到后来的一线执法,他几乎在各个岗位上都锻炼了一段时间,尽管累心劳神,但总算是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来到局机关单位,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思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杜伟既要适应工作环境,又要熟悉工作内容和方法,还要随时听从领导的召唤,实在是精力有限。

好在杜伟遇到了陈虎这个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专业研究的人,得到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再加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杜伟终于按时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任务,将一份价值感十足的调研报告顺利地递给了领导手中。

领导只是点了下头,道了句“辛苦了”,接着给杜伟安排了一些琐碎的内务工作,便低头研究文件了。杜伟见状,道了句“领导您先忙”,悄悄走出了房间,关上了门。在机关单位工作,最忌讳的就是琢磨领导的心思,至于那篇饱含心血的调研报告,一向中规中矩的杜伟心里也开始打起了鼓,脑袋里忽然循环播放着一首歌:“领导的心思你千万可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借此来缓解自己紧绷已久的神经。目前来看,他能做到的也就是等。因为调研报告里涉及到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通过特定的会议审批流程才能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恐怕也需要他的参与。好在,领导会时不时地给他安排一些工作,可以随时打探一下消息。

“喂,小伟你来我办公室一趟。”一天,正在杜伟聚精会神地学习最新文件的时候,接到了领导的电话。适应了一段时间工作环境之后,杜伟感觉,市环保局里这么多部门当中,自己的主任陈胜算是最了不起的了,不仅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办公室主任,而且工作还做的有声有色,人缘也是杠杠的。

“好的。”杜伟放下电话,习惯性地拿上笔和本,向领导办公室走去。

砰砰砰……“请进”从里面传出来一个铿锵有力的回声。

“小伟,是这样的,最近按照人事部门的工作要求,我们要召开一次科务会,进行一下岗位分工,一会儿你负责联络一下会议室,通知其他同事10点来开会,顺便复印一下岗位分工表。”刚来到机关单位没多久,就赶上了新一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潮流,为切实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领导需要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

“好的。”杜伟接过那张岗位分工表,又明确了一下是否需要启用视频设备之类的,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离领导要求召开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杜伟默默地为自己捏了把汗,迅速投入到了工作状态。先是电话联系办公室,预定会议室,不巧的是会议室已经有人在用,杜伟及时询问了10点时候空闲的会议室,并且描述了与会的人员及设备要求,得到了两个选择,之后杜伟迅速联系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并且按照领导的意思重新预定了另外一间会议室;然后群发微信通知部门其他同事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剩下的时间就是复印那张岗位分工表。终于赶在10点之前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也正是这次会议,奠定了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基础。按照分工要求,尽管杜伟是新人,但也毫不例外地挑起了宣传方面的工作重担。

分工会议完成之后,杜伟坐在座位上,仍然没有从刚才紧急的状态里走出来。看到分工表上注明的自己负责的是宣传工作,杜伟才恍然大悟,原来领导对于人员分工早已心中有数。这次外出调研,就是宣传工作内容之一,也是领导想要看看杜伟的工作能力究竟如何。好在,杜伟对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去之前就拟好了调研提纲,并且经过领导的多次修改完善;在网上订好了返程的车票,以免耽误工作时间;提前联系好了需要走访调研的单位,敲定了调研流程和食宿安排;提前查好了调研期间的天气变化,准备好了出行的衣服行李等。这次能够确定岗位职责,或许也是得益于领导给自己安排的这次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看来自己撰写的那篇调研报告还是得到领导的赏识的,调研的山区的经济利益还是有希望的,想到这里,杜伟紧抿的嘴角轻轻咧开,露出了久违的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孤身一人前去山区做调研的情景:

负责接待的人是山区镇政府里分管环境治理的一位汤姓副镇长,一听说杜伟是市环保局派来做走访调研的,几天都乐的合不拢嘴。山里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没见过大世面。尽管近些年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依旧改变不了山里人“靠天吃饭”的窘状。这里土壤贫瘠、气候干旱、交通不便,主要农作物就是玉米谷子一类,几乎没有经济作物;仅有的几家乡镇企业主要从事牛羊等家畜的饲养,也因为去年的一场大雪压垮了饲养厂的棚舍和饲料而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村民们种植的粮食主要用于满足生活需要,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城里打工,剩下的老弱病残则留守家中,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镇政府的收入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几乎没有税收来源。由于这里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贫困山区,倒是与一些部门建立了帮扶机制,每年人家前来这里走访调研,也会带来一些慰问品或者帮扶基金。

然而涉世尚浅的杜伟哪里会知道这些。只是本着完成领导交办的一项调研任务,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就可以了。为此在调研的过程中,杜伟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好在负责环境治理的汤副镇长为人忠厚正直,担当作为,再加上他是新上任的领导迫切需要做出一些政绩赢得人心,倒也不会过分看中经济利益,在调研的过程中,给杜伟提供了不少便利,为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于此,杜伟一直感激在心,这也是为什么他要一心写好调研报告的原因。这篇调研报告不仅仅是证明自己工作能力的一个筹码,重要的是,它牵涉到了几百口山区村民的切身利益。能否用这篇调研报告为山村的发展建设和山里人的美好生活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就看杜伟的写作水平了。

想到这里,杜伟禁不住舒了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迅速拿起了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虎。陈虎自是为他高兴了一番,同时,陈虎也给杜伟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就是他们远赴山区开展的生态经济调研工作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并且获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为了庆祝彼此在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杜伟和陈虎打算在学校六十周年大庆的时候约上李立坡和张万峰,一起回一趟学校,一来为母校庆生,二来为各奔东西的舍友创造一次久别重逢的机会,彼此分享一下毕业两年来各自的情况,毕竟大学相处四年,也算是半个家人了。两人一拍即合,分别通知了李立坡和张万峰,这件事就算敲定了。

临近年终,是政府部门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组织召开各种工作会、座谈会,撰写各种工作总结,制定各种工作计划,进行各种年终决算,开展各种春节慰问活动和各种走访调研,已经成为常态。作为办公室的一名新人,杜伟一方面要着手写好工作总结,另一方面还要协助领导同事做好各种内务工作,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尽管有磕磕绊绊的现象,但最终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随着杜伟相继开展的一些工作,领导同事逐渐加深了对他的印象,也是到了快要过年的时间,大家似乎也都提前进入了过节的状态,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彼此之间也就放松了戒备的心理,到处呈现着一片欢乐和谐的气氛。

回忆这两年在环保局工作的点点滴滴,杜伟从内心深处给自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尤其是冒着严寒酷暑,顶着风吹日晒在一线执法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看到身边每一寸干净的土地、每一块翠绿的草坪、每一片湛蓝的天空、每一条清澈的河流,呼吸到每一口清新的空气,杜伟就仿佛看到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环保卫士,为了“山绿水清”这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在数不尽的日日夜夜里坚守岗位、起早贪黑,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每每想到这里,一股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是被自己曾经的努力和付出所感动?亦或是被千千万万个志同道合的卫士所感动?时至今日,他似乎已经分不清道不明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两年的时间里,尽管杜伟出身官宦世家,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的一点就是,“没有背景,就是最大的背景”。他不希望自己活在父母的庇护下而丧失了自我,也不希望自己走在别人开辟的道路上碌碌无为。甚至于为了摆脱父母的光环,他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可现实终究是现实,有时候,撕下社会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就意味着背叛,甚至于有时候会冒着被驱逐出地球的风险。在做过各种尝试仍然无法摆脱这种世俗时,深知“曲线救国”道理的杜伟只能暂时向这个社会妥协,因为无论这个社会人情世故如何变换,至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会是向前向好发展的,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自从与杜伟在火车上不期而遇之后,陈虎就立即着手收集生态经济相关的文献资料,甚至于为了能够很好地帮助杜伟,还亲自起草了一篇调研报告。当然陈虎做这些也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在研究院工作的那段时间里,由于陈虎本科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是环境保护专业毕业,而研究院里的几个人除了院长是环境保护专业和管理学专业博士以外,其他几个人大部分都是环境保护专业的研究生,这也符合研究院的招聘政策,毕竟这里是做专业环保研究的,而且是政府出资组建的,这里的研究成果所有权归属于政府部门,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直接呈报给上级领导用于做出决策部署的,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为此,研究院的设施配备和管理也别具一格,与其说是一个工作场所,倒不如说是一个大家庭。研究院里的工作人员并不多,除了一个院长主持全面工作,一个副院长分管财务、人事和党建,另一个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和下属研究所以外,剩下的就是专门从事水、土壤、空气、矿山、生态经济等领域环保研究的人员7人,再加上陈虎总共10个人。

研究院是一幢欧式风格的建筑楼,总共有三层,一层是实验室和展厅,主要用于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领导以及其他兄弟单位,用于各个领域的实验研究;二层是办公室和会议室,主要用于办公和召开会议;三层是宿舍和活动室,主要用于给研究院里的研究人员提供住宿和活动场地。这里的住所是统一的布局和家具摆设,是政府出资组建研究院的一部分,目的是为研究人员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和办公场所,好让他们安心工作和生活。当然,作为一名新入职的人员,陈虎并不能够享受到如此高的待遇,仍然还在外面自己租房居住。

由于陈虎本科学的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时才开始学的环境保护专业,所以刚到研究院时,主管人事的副院长看他为人老实厚道,又不善言谈,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于是给他安排的工作是内务管理和出纳岗,主要负责协助做好考勤、总结、会务和出纳工作。因为要尽快熟悉各项岗位职责,陈虎经常早到晚归、加班加点,几乎每天都是晚上10点才到家,周末也要在单位加班工作。当时会计记账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手工记账和电子记账两套系统。陈虎主要负责手工记账,每月的记账凭证都需要手工折叠后再装订成册,业务量大不说,还比较繁琐,再加上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仿佛就像被困在了一口枯井一样,明明可以看到上空的光亮,却始终无法向上成长。但是这确确实实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你无可回避也无法逃脱,只有硬着头皮做下去。当时正直夏季,陈虎利用周末的时间前来单位加班,在档案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汗水浸湿他的衣背,好几次都出现了热伤风,终于赶在月底检查前完成了凭证的装订任务。这算是陈虎进入研究院以来协助开展的第一项工作,虽然苦一些累一些枯燥一些,但毋庸置疑的是,陈虎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不曾讲授的知识,为人处世和社会实践经验有了质的飞跃,整个人一下子成熟了很多。

接着,陈虎又从院长处接到了一项迎接任期检查的任务,需要跟前来审计的人员沟通,为他们提供场地和文件支持,包括他们需要审计的凭证账务资料等。为了让工作开展的顺利,陈虎协助起草了各项工作制度,也办理了一些账户变动等相关手续,各项工作相当繁琐。当然了,陈虎所做的只不过是迎审当中的一小部分,审计工作涉及到的不仅是财务,还有人事、内控、工作、党政建设等各项工作。研究院对此项审计也是高度重视,得知审计入驻的当天便拿出了迎接审计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对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明确分工。审计组入驻当天,院长、主管人事的副院长,陈虎还有其他几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同参加了迎审会,一来向审计组汇报一下研究院的工作状况,二来作为被审计单位表明一下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态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迎审会召开的相当成功,可以说给对方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漏

然而,迎审会的顺利召开只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开始罢了。在这个生死悬殊的节骨眼上,陈虎宁愿相信,一切好的正面的事物都是一种麻醉剂,百害而无一利。当然,这只是N年以后陈虎的感悟罢了,或者这些都是马后炮。而彼时彼刻,陈虎还远远不知道自己将面临着怎样的考验。按照分工,陈虎主要负责接待审计组,提供一些他们需要的工作资料,包括账务凭证之类的。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有着很深刻的学问在里面。为了防止出现纰漏,陈虎向审计组提供的所有的资料,都必须经过部门领导的把关和院长的批准,而在这之前,陈虎自己还要提前检查一遍,看似很小的一项工作,却牵扯到很大一连串的利益和责任,陈虎既要捧着审计组,生怕哪儿做的不对,得罪了人家,故意给自己找茬,又要随着单位领导的心思,毕竟,陈虎在职场的生杀大权还掌握在领导的手里。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陈虎再仔细认真、小心翼翼,期间还是被检查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账目名称不科学不合理,附件不完整,日期有争议等等,毕竟都是之前的工作疏忽,谁也不可能把关的如此之细,何况陈虎刚来到研究院没有多久,哪能知道水的深浅。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审计工作接近了尾声,那段煎熬的岁月也算是走到了尽头。好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审计工作总体还算顺利,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最后在召开欢送会时,审计组的工作人员还专门点名陈虎表示感谢,可越是这样,陈虎就越是有一种危机感,仿佛自己是一个叛徒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陈虎都被这种危机感缠绕着,不是滋味……。

上一章| 下一章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余额: 0 书海币 | 本次花费 1000 书海币
去充值
鲜花
100书海币
咖啡
200书海币
神笔
500书海币
跑车
1000书海币
别墅
10000书海币
礼物数量
-
×
20
+
赠言
送礼物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剩余月票数 0 如何获得月票?
月票数量
-
×
20
+
赠言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