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章奸雄①初始(上)
——————————
①奸雄:本指淆(xiáo)
乱是非的辩士。后多以指窃
取高位、弄权欺世的人。此
指后者。
————————
(一)阿瞒家世
————————
忽见一彪军马,
来到尽打红旗。
当头截住去路,
助战恰逢其时。
——————
为首闪出一将,
身长不过七尺,
乃骑都尉①曹操,
细眼长髯爽利。
——————
引马步军五千,
共斩首万余级。
大杀夺得极多,
旗幡②、金鼓、马匹。
——————
张梁、张宝死战,
侥幸得脱越逸③。
曹操见过嵩、儁,
随即引兵追袭。
——————
曹操表字孟德,
沛国④谯郡⑤人氏。
本书重要人物,
小传不可缺失:
——————
父嵩本姓夏侯,
因做曹腾养子,
故冒姓⑥曹延续,
祖父是中常侍。
——————
本人小字阿瞒,
另有一名吉利。
世系⑦各有各长⑧,
若与玄德相比。
——————
一位琼枝玉叶⑨,
血缘关系远离;⑩
一位花根本艳,
出身豪门巨室。
——————————
忽见一彪军马,尽
打红旗,当头来到,截
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
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
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
故冒姓曹。曹嵩生操,
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
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沛国谯(qiáo)郡人也”,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
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
国参之后。”东汉顺帝永和
五年(140年),其疆域区
划为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
史部和西域长史府,各王国、
属国按郡制;邑、道、侯国、
公国等按县制。沛郡改为沛
国,领21县。同时豫州刺
史部置于谯,州成为一级行
政区,管沛国、颍(yǐng)
川郡、汝南郡、陈国、梁国、
鲁国,县九十七个。沛国系
王国,按郡制下应辖县……
站在作者的角度,似可说他
是谯县人。
——————————
①骑都尉:古代官名。
汉武帝始置。两汉均置,属
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
羽林骑,无定员。
②旗幡(fān):旌旗。
亦作“旗旛(fān)”。
③越逸:逃跑;逃窜。
④沛(pèi)国:建武二
十年(44年),汉光武帝封
其子刘辅为沛王,建立沛王
国。治相县,今安徽淮北市
相山区,领21县其后,王位
传8世,直到220年,东汉
灭亡,沛王国才被撤除。
⑤谯(qiáo)郡:三国
谯郡,原豫州刺史部。东汉
置,建武十八年(42年)在
谯治豫州刺史部,管辖2郡
4国,97县。建安十八年,
析汝南郡城父和沛郡数县置
谯郡。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正月,分沛国治谯郡谯
县治所。魏黄初2年(221
年),魏文帝曹丕(pī)封
谯郡为陪都,与许昌、长安、
洛阳、邺(yè)城并称“五
都”。
唐武德四年(621年),
谯郡更名为亳(bó)州,下
辖谯县(今谯城区)等8县。
⑥冒姓:假托他人姓氏。
⑦世系:家族世代相承
的系统。
⑧各有各长:各有各的
长处、优点。
⑨琼枝玉叶:封建时代
称皇家后裔。琼:美玉。
⑩《三国志·蜀书·先
主传》:“先主姓刘,讳备,
字玄德,涿(zhuō)郡涿县
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
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
涿县陆城亭侯。坐酎(zhòu)
金失侯,因家焉。(《典略》
曰:备本临邑侯枝属也)先
主祖雄,父弘(hóng),世
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
郡范令。”范令:范县县令。
花根本艳:花的艳丽
自有其源,不待外求。比喻
人出身于名门世家。
豪门巨室:富贵之家。
豪门:权贵之家;巨室:
大家望族。
《后汉书·宦者列传》: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人也。
安帝时,除黄门从官。顺帝
在东宫……及帝即位,腾为
小黄门,迁中常侍。桓帝得
立……腾为费亭侯,迁大长
秋,加位特进。……腾卒,
养子嵩嗣(sì)。……嵩灵
帝时货赂(lù)中官及输西
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
《三国志·魏书·武帝
纪》:“太祖武皇帝,沛国
谯(qiáo)人也,姓曹,讳
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
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
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
末。嵩生太祖。”注引《续
汉书》曰:“嵩字巨高。质
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
校尉,灵帝擢(zhuó)拜大
司农、大鸿胪(lú),代崔
烈为太尉。”
黄门从官:汉宦者从丞
别称,隶黄门令。秩百石,
掌禁中(黄闼tà)之出入。
小黄门:汉代宫中执役
的人,地位较中常侍低。
中常侍:时为专职高级
宦官,把持朝政,权倾人主。
参见《第一章同出一辙(二)
祸国殃民》注释③。
大长(cháng)秋:秦称
将行,用宦官任职。汉沿置,
汉景帝六年改称大长秋,宣
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为皇后近侍官首领,多由宦
官充任。官名意为皇后的卿。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之住所。
司隶校尉:官名。西汉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始
置,秩二千石。初掌管理役
使在中央诸官府服役的徒隶,
领一千二百人,持节,亦捕
治罪犯。后罢其兵,掌纠察
京都百官及京师附近的三辅
(京兆、左冯翊yì、右扶风)、
三河(河东、河内、河南)、
弘(hóng)农七郡的犯法者,
职权渐重。元帝初元四年(前
45年)去节。成帝元延四年
(前9年)省,哀帝即位后
复置,改名司隶,隶大司空,
位比司直。东汉仍名司隶校
尉,秩比二千石,而威权尤
重。凡宫廷内外,皇亲贵戚,
京都百官,无所不纠,兼领
兵,有检敕、捕杀罪犯之权。
并为司隶州行政长官,辖前
述七郡。治所在河南洛阳。
光武帝特诏朝会时与御史中
丞、尚书令并专席而坐,时
号“三独坐”。三国魏沿置,
先治弘农,后治河南,辖司
州所属河南、河东、河内、
弘农、平阳五郡,三品。蜀
亦置,掌督察京师,但不典
益州事,常以重臣兼领。
大司农:官名。秦置治
粟(sù)内史,汉景帝时改
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
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
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
之一。
大鸿胪(lú):中国古
代朝廷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
务的官职。秦及汉初本名典
客,西汉沿设,为九卿之一。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
改名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
年(前104年),改名大鸿
胪。成帝时,将典属国所辖
职务并入。属官有行人、译
官及郡邸长丞等。因所辖诸
王入朝、郡国上计、封拜诸
侯及属国首领等,多与礼仪
有关,后遂变为赞襄礼乐之
官,王莽改为典乐。东汉称
大鸿胪卿。
太尉:中国秦代至元代
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
因权势过重,终秦一朝未任
命。秦汉分别以丞相和太尉
为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军事
长官,品秩并为一万石,金
印紫绶(shòu)。统帅天下
兵马,历朝均为正一品。
————————
(二)奸狡诡谲①
————————
好游猎,喜歌舞,
难免沾沾自喜②;
有权谋,多机变,
幼时即很调皮。
——————
见操游荡无度,
其叔父尝怒斥。
言于嵩,嵩责操,
操忽心生一计:
——————
佯作中风之状,
见来诈倒于地。
叔父惊告曹嵩,
曹嵩急往看视——
——————
曹操反而无恙。
“今已愈乎没事?”
问:“叔言汝中风。”
曹操煞有介事③:
——————
“儿自来无此病,
平时还算伶俐④。
因失爱于叔父,
故见罔⑤耳勿虑。”
——————
因不受彼喜爱,
故被诬枉憋屈!
曹嵩相信其言,
对彼以疑决疑⑥。
——————
后彼但言操过,
不听听之任之⑦。
耍弄、欺诈遂心,
得以放荡恣意⑧。
——————————
操幼时,好游猎,
喜歌舞,有权谋,多机
变。操有叔父,见操游
荡无度,尝怒之,言于
曹嵩。嵩责操。操忽心
生一计,见叔父来,诈
倒于地,作中风之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嵩曰:“叔
言汝中风,今已愈乎?”
操曰:“儿自来无此病;
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
耳。”嵩信其言。后叔
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
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①奸狡诡谲(jué):为
人狡猾奸诈。奸:奸诈;狡:
狡猾;诡谲:狡猾。
②沾沾自喜:形容自以
为很好,洋洋自得的样子。
③煞(shà)有介事:像
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
故作姿态。
④伶俐(línglì):聪明;
灵活。
⑤见罔(wǎng):被诬
陷,无中生有。见:助词,
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罔:
诬陷,无中生有。
⑥以疑决疑:用疑惑的
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
⑦听之任之:(对坏现
象)听任它发展,而不加过
问。
⑧恣(zì)意:任意;
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