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0章剿除张宝(下)
——————————
(一)邪不胜正①
————————
眼看将过山头,
关、张伏军奋起。
朝天放起号炮,
秽物齐泼扑击。
——————
空中纸人草马,
但见纷纷坠地。
随即风雷顿息,
伴随砂石不飞。
——————
关羽、张飞显能,
俨然②伏魔大帝③。
再难放僻邪侈④,
《太平要术》不济。
——————
张宝见解了法,
急欲退军趋避。
左关公,右张飞,
两军都出钳击⑤。
——————
背后玄德、朱儁,
一齐赶上隼击⑥。
贼兵大败亏输⑦,
毫无还手之力。
——————
玄德飞马赶来,
望见旗号标识⑧。
所谓“地公将军”,
必是张宝在此。
——————
乃彼落荒而走⑨,
发箭中其左臂。
仓惶带箭逃脱,
走入阳城⑩托避。
——————————
将过山头,关、张
伏军放起号炮,秽物齐
泼。但见空中纸人草马,
纷纷坠地;风雷顿息,
砂石不飞。张宝见解了
法,急欲退军。左关公,
右张飞,两军都出,背
后玄德、朱儁一齐赶上,
贼兵大败。玄德望见“地
公将军”旗号,飞马赶
来,张宝落荒而走。玄
德发箭,中其左臂。张
宝带箭逃脱,走入阳城,
坚守不出。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huàn)竖》
——————————
①邪不胜正:犹言邪不
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
刚正之气。亦作“邪不敌正”、
“邪不伐正”、“邪不胜正”。
②俨(yǎn)然:真切、
明显的样子。
③伏魔大帝:关羽封号,
为帝王与民间所推崇供奉。
④放辟邪侈(chǐ):形
容肆意作恶。放、侈:放纵;
辟、邪:不正派,不正当。
同“放僻邪侈”。
⑤钳(qián)击:夹击。
⑥隼(sǔn)击:比喻
疾速而猛烈地攻击。隼:鸟,
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宽,上
嘴弯曲并有齿状突起。飞得
很快,是猛禽,善于袭击其
他鸟类。种类很多,如猎隼、
游隼等。旧称鹘(hú)。
⑦大败亏输:打了败仗,
损失很大。
⑧标识(shí):标示识
别。
⑨落荒而走:离开战场,
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走:逃跑。
⑩阳城:阳城县,位于
山西省东南端,古称濩(hù)
泽。亦不止一次,易名为阳
城。
托避:托身规避。
————————
(二)比肩并起①
————————
只是坚守不出,
朱儁引兵包围。
攻打一面差人,
打探友军消息。
——————
探子回报具言:
“皇甫嵩好本事,
大获胜捷②重用,
董卓屡败差失③。
——————
朝廷命嵩代之,
到时张角已死。
张梁统其部众,
遂与我军相拒。
——————
被嵩连胜七阵,
于曲阳斩杀彼。
发掘张角之棺,
得以枭首④戮尸⑤。
——————
随后送往京师,
余众俱降顺利。
朝廷论功行赏,
高官厚禄赐予:
——————
加为车骑将军⑥,
领冀州牧⑦雄职⑧。
皇甫嵩又表奏,
卢植有功无罪。
——————
朝廷复其原官,
曹操破贼晋级,
有功除⑨济南⑩相,
班师赴任即日。”
——————
朱儁听说催促,
军马攻打悉力。
贼势危急生变,
贼将严政趁机。
——————
刺杀张宝得手,
献首投降来归。
朱儁遂平数郡,
上表献捷不提。
——————————
朱儁引兵围住阳城
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
甫嵩消息。探子回报,
具说:“皇甫嵩大获胜
捷,朝廷以董卓屡败,
命嵩代之。嵩到时,张
角已死;张梁统其众,
与我军相拒,被皇甫嵩
连胜七阵,斩张梁于曲
阳。发张角之棺,戮尸
枭首,送往京师。余众
俱降。朝廷加皇甫嵩为
车骑将军,领冀州牧。
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
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
曹操亦以有功,除济南
相,即日将班师赴任。”
朱儁听说,催促军马,
悉力攻打阳城。贼势危
急,贼将严政刺杀张宝,
献首投降。朱儁遂平数
郡,上表献捷。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huàn)竖》
——————————
“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
《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
则为:“即拜嵩为左车骑将
军”。
——————————
①比肩并起:肩并肩地
一齐起来。比:并。比喻同
时相随而起。
②胜捷:胜利。
③差(chā)失:差错;
失误。
④枭(xiāo)首:旧时
的一种酷刑。把人头砍下并
且在高处悬挂(示众)。
⑤戮(lù)尸:古代的
一种酷刑。为惩罚死者生前
的行为,挖坟开棺,将尸体
枭首示众。戮尸不是正刑,
而是一种逞威泄愤行动。
⑥车骑将军:中国古代
的高级将军官名。汉制,金
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
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
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
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
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
车部队的统帅。汉时,车骑
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
战事时乃拜官出征,事成之
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
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
后废除。
⑦牧:〈文言〉治民的
人。指国君或州郡长官。
⑧雄职:重要的职位。
⑨除:任命;任命、授
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
新职。
⑩济(jǐ)南:地处山
东半岛中西部、华北平原中
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
立郡县制,济南属于济北郡,
称历下邑。汉代因地处古四
渎(dú)之一济水之南而得
名,设立济南郡。西汉文帝
十六年(公元前164年),
以济南郡置济南国。景帝三
年(公元前155年),济南
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
郡,东汉时为济南国。
相(xiàng):古官名。
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
地位相当于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