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最出名的酒便是西凤酒,产自于鸡西市,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具有“凤香型”酒的独特风格,清而不淡,浓而不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和“不上头、不干喉、回味愉快”的独特风格被世人称颂。
宋朝时,大文豪苏轼任职凤翔判官(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时,酷爱此酒,曾用“花开酒美喝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来盛赞西凤美酒。
秦地的酒很多,但只有西凤酒最好喝。
爷爷赵海生年轻时,也喜欢喝酒,现在年纪大了,遵循医嘱,少喝酒多锻炼。
但即便如此,有事儿没事儿的时候,还会整两盅。
“那还行。”
听到赵川说五六个人喝了一瓶白酒后,爷爷赵海生才没有多说什么。年轻人嘛,和这么点白酒也不算喝多。
“对了,你不是要回来折腾,想自己干点事儿吗?现在有什么想法没?”爷爷赵海生问道。
“具体的没想好,但我打算与花鼓戏融合。”赵川说道,“花鼓戏是当地的特色,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而且我觉得传统文化与现在的时兴文化相融合,应该能碰撞出一点不一样的火花。”
“最主要的是,花鼓戏我熟啊。您老天天放花鼓戏,我差不多都会背了,没事干也能嚎两嗓子。”
赵川说道。
爷爷赵海生天天听花鼓戏,没事干还自己唱。赵川也听了二十多年,算是老戏迷了。
“嗯,不错,很有想法。”爷爷赵海生赞许的点了点头,本来他还想点拨孙子两句呢,但是看到孙子赵川条理清晰,说明这小子不是头脑一热,而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过两天带你见见我的老朋友,有位是花鼓戏的非遗传承人,还有位以前给花鼓戏写了很多剧本,那会儿的花鼓戏真辉煌啊……”
爷爷赵海生边说脑海中边回忆起了过往。
那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儿了,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想要做一点事儿。花鼓戏也迎来了巅峰,按照县剧团当时老领导的话来说,往上数几百年,都没有过这样的盛况。只要一演出,就人满为患。
上世纪八四年,在木林镇演出的时候,隔壁镇的人宁愿走上四五十公里的山路,也要过来看看。那些乡亲一大早就起床,早早的赶过来。这就导致了最后木林镇的演出,场地里大部分都是隔壁镇的,木林镇本地的人被挤在最后面。
当时还闹出了点不愉快,两个镇的人差点打起来了。但是花鼓戏开唱的那一刻,所有人还是静下心来,陶冶在花鼓戏之中。
听戏还有制止打架的作用?爷爷赵海生也是破天荒头一回见到。不过那会儿众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演的更拼命了。
那几年花鼓戏迎来了巅峰,创作剧本的几位老师佳作频出,85年创作的【丑家头等大事】,86年创作的【沉重的生活进行曲】,89年创作的【聂焘】(后改名为山乡县令)……均是大型现代花鼓戏。
其中的【聂焘】更是被无数人称颂,获得了秦省第二届艺术节银质奖,第五届艺术节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同时还获得优秀表演、优秀作曲,编剧、导演、舞美等6项单项奖……赴各地演出数千场。
到了新世纪后,随着那一批有创作能力的人年纪大了之后,花鼓戏也每况愈下。再加上各种新媒体的发展,艺术的形式多元化,花鼓戏逐渐没落。时至今日,除了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没事干听几曲之外,年轻人中懂得花鼓戏的人已经不多来了。
在爷爷赵海生看来,戏曲传承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花鼓戏虽然是地方剧种,但与栗乡县息息相关。
唱了几十年的花鼓戏,赵海生早就把自己当成了花鼓戏的一份子,他融入了进去,仿佛和花鼓戏合二为一。
在时代的浪潮下,大量的传统文化没落,但这么好的文化,不应该消失。
当看到孙子有传承花鼓戏的想法,爷爷赵海生心中还是很欣慰的。他决定拼一把,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花鼓戏重新振兴。
即便是没成功,那也没什么好后悔的,毕竟努力过。
……
翌日清晨,一大早,赵川还在睡觉时,就听到楼下一阵吵闹声。
透过窗户望下去,发现是一群小学生,穿着校服,叽叽喳喳的围绕着一位老人。
那位老人赵川认识,是栗乡县另一位非遗的传承人杨振军老爷子,与赵川的爷爷赵海生关系模拟,几十年的邻居了。
他拿手的是草编,别看老爷子现在年纪大了,但是手依然很巧。
编织的东西不仅结实,而且外观很漂亮。
几乎每个月,老爷子都会被邀请道县里的少年宫给一些孩子讲草编的知识,拓展栗乡县小学生的课外活动。
此时,老爷子杨振军在小区里面,给这些小学生当众讲课。在他的巧手下,一个花篮被编织了出来,引得这些孩子啧啧称奇。
少许,赵川的目光看向了人群边缘的一位老人。那是爷爷赵海生,一大早他就下楼了,也在旁边看着。
赵川一眼就看出爷爷赵海生很羡慕杨老爷子。人家临老了还被这么多孩子欢迎,他就没这个福分咯。
花鼓戏也是非遗项目,但是爷爷赵海生并非非遗传承人,这些活动他也插不上手。其实很多时候,爷爷赵海生都想向一些后辈讲一讲当年的故事。
只是可惜了,大部分时候听众只有孙子赵川。
“小川,起床啦,吃点东西。”
奶奶推开了房间门,招呼赵川起床。
奶奶和爷爷这辈子不怎么习惯吃早餐,前面说过,他们一天两顿饭,早上九、十点,下午两、三点。
栗乡县老一辈人几乎都这样。
但是现在孙子赵川回来了,饮食习惯得改一改,不然孙子不习惯。
桌上放着一碗豆腐脑和一笼包子,都是热乎的。
“爷爷呢?把爷爷也叫回来吃呗。”
赵川坐在餐桌上说道。
“不用管他,你先吃。”奶奶嘱咐了一句后,就开始收拾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