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礼物
投票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 20 A+
页面宽度 900
保存
取消
正文 第1章 我的身世(1)
作者:子舆不是鱼| 字数:2194|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29日

民间禁忌不是迷信,而是人们在千百年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什么是迷信?某知名相声演员说迷信就是让你迷迷糊糊就信了,若展开来说,则是人们心中有所求,所以才会寄希望于外物。

民间禁忌与迷信则全然不同,往大了说,春节贴春联,放爆竹;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这都属于民间习俗。

往小了说,筷子不能插在碗里;吃饭的时候不能敲碗;递给别人带刃的东西时刀刃一定要向着自己;不能在屋里打伞;半夜不能照镜子……

这些事情看似琐碎且无关紧要,但若不照着做,轻则挨骂,重则便会出现一些用科学难以解释的灵异事件。

在所有的民间禁忌中,最为诡谲灵异,阴森恐怖的则莫过于丧葬禁忌了。

人从生下来开始便注定有要去世的一天,因此丧葬文化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早在山顶洞人时期,人们便会在死者周围撒上赤铁矿石,陪葬一些陶器石器之类的东西。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丧葬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归根到底不过“事死如事生”五个大字。

试看历代帝王将相,生前所享受的东西在死后也想要继续享受,因此上才有了秦始皇兵马俑之类的大型帝王陵墓,每一座帝王陵墓都可以说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

对于普通人而言,虽然没有帝王将相那样雄厚的财力,但后人也希望自己的先人可以在另一个世界过的更好一点,因此上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葬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死亡也开始讲求效率。

在城市中,人去世后便会拉去殡仪馆火化,最多开上一个追悼会,后人抱着一个骨灰盒安葬在墓园之中,清明节去祭奠一番也就是了。

而在农村,火葬还是难以被人们接受,千百年来传统的土葬依然流行。

土葬与火葬最大的区别便是土葬时逝者的尸体是完好的,这便要求对死者的安葬要更贴近“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也由此产生了大量诡谲的禁忌与习俗。

在农村,完整掌握这些习俗与禁忌的人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敛尸人,而我,便是这么一位忙碌于农村,负责送死者最后一程的敛尸人。

我干这一行是继承了祖父的衣钵,我的祖父李乾元便是我们这儿十里八村最为有名的一位敛尸人。

我并不是爷爷的亲孙子,而是爷爷在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俗称的中元节,鬼节那天在村里的公坟地边捡来的。

我和爷爷的缘分,还要从邻村的一场丧事说起。

农历七月份的夜晚,这个西北山区的小村已经有了些许凉意,由于今天是七月初七的鬼节,爷爷作为敛尸人,常与这些事情打交道,也由不得他不信。

因此这天晚上爷爷早早的关上了门,给家里供的钟馗像摆了几碗贡品,点了一炷香,便准备早早的睡去。

干敛尸人这一行由于常年与逝者接触,甚至可以看作是连接阴间与阳间的联络员,因此上只要干上这一行,便免不了五弊三缺。

所谓五弊,不外乎“鳏、寡、孤、独、残”,三缺就是“钱,命,权”这三缺,也正因为如此,爷爷终身未娶,当然也就不会有孩子了。

就在爷爷迷迷糊糊的快要睡着的时候,就听见外面有人不住的拍门,一边拍一边喊着“乾元叔,乾元叔……”

这一幕对爷爷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他从二十多岁干这一行开始,到现在六十多岁,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不知送走了多少逝者,毫不夸张的说,在我们周边这十里八村,每一家都有由爷爷送走的亲人。

而逝者去世是没办法控制时间的,因此上爷爷已经不知多少次深更半夜被叫醒了。

可正当鬼节这天去世的老人,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爷爷揉了揉眼睛,披上衣服开了门。

门外是邻村张老太太的二儿子刘二奎,一袭扎眼的白孝衫,头上扎着白布,在乳白色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得瘆人。

刘二奎一见爷爷,努力做出一副悲痛的样子,从眼里挤出几滴泪来,低低的说道:“乾元叔,我妈不在了。”

爷爷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把二奎让进了屋里。

二奎走进屋子,摸出烟来递给爷爷一支,自己也点上了一支。爷爷深深吐出一口烟雾,这才开口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

二奎喃喃道:“今天晚上十二点半。”

爷爷抬头瞅了一眼屋里的座钟,这会儿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

爷爷叹口气道:“唉,怎么偏偏是这个时间。”

二奎闻言知道不好,弱弱的问道:“乾元叔,这个时间有什么讲究吗?”

爷爷道:“今天本就是阴历七月十五,也叫鬼节。相传今天鬼门关大开,所有不得往生的孤魂野鬼都会到阳间游荡,阴气是一年中最盛的时候。”

爷爷话没说完,原本虚掩着的木门被一阵风吹开,发出“吱呀”一声,二奎冷不防听到这一声,吓得“妈呀”一声跳了起来。

爷爷没理会二奎,默默走到钟馗像前重新点燃了被风吹熄的蜡烛,又重新点燃四根香,这才继续说道:

“你妈去世的日子已经够不好了,偏偏又是子时,这是一天之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场葬礼怕是不好办呐。”

二奎听爷爷这般说,以为爷爷要拒绝,扑通就跪在了地上,颤巍巍的喊道:“乾元叔,不管怎么样,我妈这事儿您得管啊,您要是不管,我们可怎么办啊!”

爷爷轻笑道:“我就是干这个的,咱们十里八乡哪家有事我没管过?你先回去吧,我给你写个单子,先让人把布置灵堂所需要的东西都买回来,老人的棺材也抬到院子里晾一晾,去去潮气,我收拾一下就过来。”

二奎一见爷爷让他自己先回去,不免踌躇道:“乾元叔,这黑灯瞎火的,回去也得三四里路,我一个人……”

爷爷没好气的白了二奎一眼道:“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更何况那是生你养你的妈,有啥可怕的?莫不是你没尽到当儿子的本分,这会儿害了怕了?”

二奎听到这里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又给爷爷说了一箩筐的好话,中心思想就一个:让爷爷赶紧过去。

二奎啰嗦了好一阵子,这才畏畏缩缩的出了门。

爷爷看着二奎离去的背影,又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 下一章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余额: 0 书海币 | 本次花费 1000 书海币
去充值
鲜花
100书海币
咖啡
200书海币
神笔
500书海币
跑车
1000书海币
别墅
10000书海币
礼物数量
-
×
20
+
赠言
送礼物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剩余月票数 0 如何获得月票?
月票数量
-
×
20
+
赠言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