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很早就起了床。我从小就有这一习惯,过年总是会很早起床。我们那有一个风俗,就是在大年三十这天会一早起来做汤圆,吃了汤圆大家团团圆圆。过去在家时是动手人工做汤圆,现在不需要自己动手包了,超市有现成的。但我还是一早起来煮汤圆吃,我对吃汤圆也不怎么喜欢,只煮了8颗,图个吉利。
吃过早餐,天已放亮。一个人的年又不需要有什么操办,我的安排是弄一个鱼,意为“年年有余”,一个花菜“发财”,一个红罗卜烧肉,“红红火火”,在安排一个素菜。四个菜,“四季发财”。这些菜一个人是吃不完的,从小父母告诉我们,过年那天的饭菜不能吃完,要“有余有剩”。
收拾好后,我出门去市场采购。市场里早已拥挤不堪,真可谓人山人海的。人前进好象并不需要靠自己走,是靠大家挤抬着你在前进。好不容易来到了菜市,今天的东西还老贵了。蒜薹卖得比肉还贵出了不少。幸好我安排的都是比较普通的菜,价格还不算十分的贵。
采买完返回时,我到公用电话亭给哥哥通了电话,祝在家的哥哥姐姐新年快乐,并带我向父亲问好。哥哥问我怎么不回家过年,我说初三就开门营业,过年期间赶车不便,等平时抽空回家看他们。哥哥也祝我节日快乐,一个人好好照顾自己。
其实,我已习惯了一个人的年,今年虽还是一个人过年,但是今年的心情好于往年。往年一个人过年经济差还心里空虚、落寞。今年心灵已有寄托。将菜买回来后我开始愉快的动手准备午餐,我们团年的风俗是中午那餐最重要。
在我印象中,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家过年团聚时只有一个肉菜的。那个主菜就放中间,这一是一年来大家最盼望的一道菜,其实好象就是一道“回锅肉”。就这一道肉菜也不是能随吃的,吃一点后便要放着,等来年再吃,这就是有余有剩了。改革开放后,收成好了些,自家也喂了猪。过年的中午肉是可以随便吃的了。那几年的经济虽然没有起色,但是物质生活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就这样边忙碌边回想着就到了中午,我也准时将菜摆上了桌。为了使今天的年过得更有意义,我还特意放了两双碗筷,一双给宋玉备着,两个酒杯。还给她端了椅子,将她的一件衣服拿来披在上面,见着她的衣服就可联想到她。往年过年也没喝酒的,过得比较普通。今年心情好,加上那天喝的红酒还剩着些。我将两个杯子斟上酒,用左手与右手碰杯,然后先喝右手的酒,再一口喝了左手里的酒,并祝愿自己明年将告别左右手的对碰,与宋玉同举杯共饮,想到这心里飘起一丝甜意。
宋玉这时也该是在举筷了吧?她会想我吗?一定会想我的,我能感觉到她的心儿。我给她夹菜,给她夹她喜欢吃的鱼,我把鱼夹了放进她碗里,默念着这是你喜欢吃的,多吃些吧。然后自己再将她碗里的鱼吃掉。就这样,我慢慢地吃了两人的饭菜,虽然肚子很涨,但觉得真开心,有意义,已几年没有过上这样开心的年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