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庄达运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新学院的“以评促建”工作中时,遇到了极少数教师的抵制。当然,这几位教师也是在工作中非得罪不可的人。如果抱着一团和气,新的局面就无法打开。
从这些小事,庄达运清楚地认识到,人的思想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被扭曲的思维方式,不仅影响自身的进步,也会给集体带来很多的麻烦。据说,在庄达运来之前一年,部分教师受人蛊惑,还集体跑到大学校长家门口围堵请愿,给外语学院带来很坏的影响。
在一次座谈会上,庄达运语重心长地和大家直言道:“如果说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经常让我们头痛,那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就更多、更烦人了。”
根据学校会议要求,外语学院需要积极开展外语学科的建设,争取第二年申报硕士学位点,提升自己的学科水平。
其实,学科建设一直是高等学校提升自己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但其落脚点却离不开学院。因此,学院的发展,就应该重视学科的建设,并以学科建设促进学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现在的外语学院,虽然有一百多位教师,其中近七十多位都是讲师及以下职称,教授只有庄达运一人。这么多人却没有校级以上立项课题,校级的课题也是以往偶然积累的1-2项,每年发表的论文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专业类核心刊物的文章了。这样的状况,只能说可以应付一下当下的教学,距离学科建设的要求相差太远。
好在庄达运刚过来时,组建了十个校级课题研究小组。这下,这些课题组自然就成了学科建设的根基了。从时间上来说,课题组的运作,是需要过程的。
为了加大对这些课题组的支持力度,并期望早出成效,庄达运随即召开了十个课题小组的中期情况汇报交流会。为了开好这次交流会,庄达运还从外校请了三位专家教授到场指导。
每一位课题负责人汇报之后,就请三位专家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十个课题组,整整弄了四个小时,从下午2点,一直开到6点。最后,庄达运总结道:“今天的专家们给我们各个课题组进行了耐心的指导,相信我们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吧?谢谢他们了!我这里提两点要求:第一,请各课题组回去后,召开小组成员会,消化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第二,请各课题组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或充实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或内容,把任务分摊到每个成员头上,争取每个成员都能够撰写出一篇论文。我们一个月之后,再请相关专家来把把脉。”
庄达运想让老师们有充分的时间与专家进行交流,晚上就安排了工作餐。大家兴致很高,感觉这样的研讨会就像送来的甘露。
为了感谢三位专家的辛勤指导,庄达运请办公室给每位专家准备了一个红包。办公室主任私下里问庄达运道:“院长,每位包多少?”
庄达运想了下,在钢城大学的时候,请专家,一般每位两百元。这里的“行情”不清楚,估计增加一点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于是,就跟主任道:“每位三百吧?”
主任也不知道行情,就按照院长说的准备去了。
这事后来成了一个笑话。一次,兄弟院校搞课程建设评估,请庄达运作为专家去指导,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晚上还请吃大餐,红包里装了一千元的劳务费呢!
在一个周一下午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庄达运十分感慨地道:“这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靠老师加强管理来取得。但搞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尽快提升教师自身的研究水平,还需要大量引进人才。而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重视引智。这个引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请进来,即请一些专家来学院传经送宝;二是送出去,即选定一些本院的教师出去深造。不论哪一种,都需要投入。人力的投入,大家能够理解,这经费的投入,需要学校支持啊!”
书记在旁边插话道:“院长,经费的问题,我们可以找学校。我们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已经给七个学科群预拨了1.5个亿。我们外语学科属于大文科,学校给大文科预拨了一千万,外语到目前还没有用过什么经费呢!”
“这么多啊?那得赶快去申请啊?”
“我觉得可以啊,会后,我们一起跟大文科首席汇报一下!”
原来,学校的大文科下辖管理、法律、马列、外语、体育等学科,首席教授由大学的党委书记兼任。
经联系,大书记答应周二下午三点在他办公室见面。
大书记对引进庄达运也是赞成的主要领导之一。庄达运清楚地记得,当初来的时候,他还主动帮庄达运联系本省外语界的专家,介绍庄达运等等。庄达运后来拿到的人才引进住房,110多平方,按照集资房价格,奖励给了庄达运,就是从他手上给批准的。后来,听说这套房子本来是专为他的一爱徒留的。
为了显示重视,庄达运准备了一个汇报提纲。把外语学院的目前状况、学科建设的规划以及当下急需采取的措施,一一列举了出来。外语学院的书记看了后,提醒道:“据我了解,大书记比较忙,建议汇报压缩在十分钟之内。”
周二下午,庄达运和学院书记准点来到大书记办公室。
敲门,进去后。庄达运明显感到,这儿的办公条件比钢城大学的好许多。办公室面积足有六七十平方米,涉及两个跨间,两面是书橱,一面窗户,一面是沙发和茶几。
庄达运两人与大书记寒暄后,被让到沙发上。大书记从他的老板办公桌后面的转椅上起身,一手端着自己的茶杯,一手打招呼:“二位,请坐!”
书记大约四十五六岁,身高一米六十几的样子,西装革履,蓝色领带,小分头梳得十分服帖光亮。只见他满脸堆笑地坐在靠窗户的小沙发上,冲庄达运道:“听说庄院长来时间不长,就出台了不少举措,成效显著啊!”
“谢谢书记!”庄达运接道,“我们只是在不断谋划之中,还谈不上多少效果,还需要您多指导、多支持呢!”
接着,庄达运就直接进入汇报环节。庄达运花了大约六分钟的时间,简单叙述了外语学院最近实施的一些方案和措施,并就规划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提出应对举措,最后谈到了当下急需启动的学科建设工作。
大书记一直在静心地听着,不时地喝口茶。听完后,接着道:“看来我的判断没有错,你们的确做了不少工作。对你们的规划,我表示赞成,但更希望你们在学科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十一五’已经到了收官时候,眼下正在谋划‘十二五’的蓝图。我们大文科一定要在‘十二五’期间迎来大的飞跃。刚才庄院长提到学科建设启动的一些条件,我觉得基本条件是要满足的。比如经费问题,你们觉得大概需要多少的启动费用?”
庄达运看看学院书记,他低头在喝茶,于是凭在钢城大学的体会斗胆道:“书记,就外语学院目前实际情况看,每年至少需要五万元的启动资金?”
庄达运说完,看向学院书记,那意思是“怎么样?”
学院书记立即补充道:“那肯定要的!”
没想到,这大书记十分的慷慨:“这样啊,好哇,我干脆把两年的启动经费一次性拨给你们,如何?”
“太感谢了!”庄达运和学院书记几乎同时谢道。
从大书记办公室出来后,庄达运满怀喜悦道:“看来大书记对我们很支持呢!”
“我们很少用到他的钱,你没有来之前,据说其他几个学院都拿过不少经费了。”
“那是不是,我们开口少了些?”
“也有可能,要不他一下子把两年的都给了呢!”
“正所谓财大气粗啊!搁在我原来的大学,两年五万的启动费,也是很难落实啊!呵呵!”
“对我们这来说,区区五万,是小钱。有的学院,开口就是上百万的!”
“理工科的确不一样,他们对钱的认识可能与文科的也不一样吧?”
“哈,的确是!我们有的教授每年科研经费上千万,都愁着钱用不掉呢!”
“那怎么办?”
“买汽车,买房子都可以啊!”
“这么宽松?”
“要不然,他们会有那么大的干劲?”
庄达运拿到了十万元的学科建设启动资金,立即进行了全面的谋划。一次学院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庄达运分析道:“要谋划学科建设,首先是学科方向的凝练,就目前学院的实际情况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是最贴近的方向,也是硕点建设的优先学科方向。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现在是比较困难的,就职称结构来说,显然急需提升。再次就是科学研究,这主要取决于前面的人才队伍,有了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科学研究也就会很快提高上去。其他诸如人才培养、学科基地等方面倒可以慢一点建设。”
通过梳理,庄达运先让班子成员弄清楚学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有了统一的认识,后面讨论起方案来,就比较容易形成合力了。
最后,庄达运提出了一个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激励计划: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送出去,包括出去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者去国内外高校做访问学者,着重引导年轻老师在语言学、翻译学、教育学、文学等研究领域聚集。二是请进来,主要包括引进相关学科的高水平教师、博士毕业生,聘请著名学者来学院做特聘教授或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邀请相关学科方向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指导等。
此精神一经发布,便引起年轻教师的喝彩。有的忙于准备考博、考硕,有的积极联系到国内外名校进修。
2005年上半年,教学评估已基本进入稳定轨道,有两个副院长盯着,没有多大问题了。庄达运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学科建设上。
其实,庄达运也清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出去进修,总得有个计划,每次不可能走得太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是不行的。这就要有先后的安排。
庄达运查了下,外语学院年轻教师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连班子中,就有两位副院长属于提升学历的范畴。再说这考硕、考博,不是你想考就能够考取的,还得帮着做工作,特别是考博,需要和导师沟通呢!
一次,庄达运为帮助一系主任考博,通过朋友帮忙,联系上了一位导师,并约好星期五下午两点钟在办公室见面……
上午的天气还好好的,中午后,天开始下起雨来。庄达运带着这位系主任,打着雨伞,来到那导师的办公室。见了导师,庄达运介绍了这位系主任的情况。
导师五十几岁,身材瘦小,头发稀疏,戴副深度近视眼睛,说话倒很精神。他和这位系主任小伙子聊了一会,大体知道了年轻人的研究兴趣,同时也谈了导师自己希望未来学生能够进行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两个人谈的还比较投机。但还是要通过三门课的考试,合格了才能收。
虽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有导师接收,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两人出来后还是挺高兴的。可在砖头路上行走,加上下雨,一不小心,庄达运的皮鞋给砖头缝卡住了。他用力一抬,把皮鞋后跟给搞掉了。庄达运只好拖着半拉子皮鞋,在雨中行走了几百米,直到打上的士。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许多进步。特别是在论文和专著发表、队伍建设等方面小有斩获。
庄达运通过对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申报的各项指标,发现基本上能够填得好看些了。计划到年底,还有一些数据可以丰富一下内容。
可就在学校准备上报统计的时候,大文科首席亲自来到庄达运办公室。大书记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庄院长,你们的点有没有申报的把握啊?”
这言外之意,就是:“不行,就换别的学科了。”因为每个学校申报的总数是有限定的。
庄达运心中也无底,但还是硬着头皮道:“书记啊,我是觉得可以给我们一个机会,试一试。如果能够成功,可以给学校增加了一个门类呢!”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规定,全国学科建设共设十一个门类,比如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每个门类下设几个到十几个不同的专业类,即后来的二级学科。每个专业类下再设若干专业。这所大学以理工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都有了,文学类下一个学科也没有。外语学院的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就属于文学类。
大书记听了庄达运的陈述,觉得也有道理,但还是心存疑惑地道:“那你们要尽一切努力啊!”
“那肯定的,书记!”
之后,庄达运召开了学院班子紧急会议。会上,庄达运把大书记的嘱托原原本本地进行了传达,并建议群策群力,搏一把。学院书记及其他成员也都表示赞成。
根据工作需要,庄达运建议成立一个外语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院长和书记任组长,还吸收了相关系主任及个别特别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代表参加。
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准备材料。组长们做各相关学院的协调工作,整合相关资源,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汇聚人才和相关成果。
经过第一阶段的整合,弄了三个学科方向:翻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这是申报硕士点的基本要求和条件。依据这三个方向,梳理出了一支近二十人的师资骨干队伍,汇聚了相关学科方向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
庄达运在一次领导小组会上,建议道:“通过一个多月的梳理和整合,现在基本初具规模。为了显示主动迎战,准备邀请学校学科办组织的专家组来给把把关、提提意见。”
虽然是主动邀请,但如果准备的太过于草率,或者条件的确非常的差,专家组来看后肯定也会留下很坏的印象。因此,庄达运利用一个周末,集体加班,将申报材料投放到大屏幕上,字斟句酌,一页一页地过。
专家组来听汇报的时候,大家都感到十分的惊讶。虽然都是学校里各部门或学科的负责人,有科技处领导、学位办主任、人事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大文科首席等。据他们自己说,以前感到外语根本就没有学科。教务处的处长甚至赞扬道:“看到外语学科的材料,感觉外语学院为学校的发展做了很多的贡献,令人赞叹啊!这次学科建设,又这么投入,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们。我们有的专业学科都要向他们学习呢!”
从材料上看,虽然不能与专业学院的申报材料相比,但看上去也还算像模像样的了。有些领导专家还给庄达运他们出主意、献计策,有的还主动提出要帮外语学院走出去牵线搭桥。
这些领导专家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啊!当然,庄达运清楚,这些领导都能够这样的给力,恐怕还得益于大文科首席书记在场啊!
庄达运深知,要提高一个学院的整体水平,光自己闭门造车,显然是不行的,要与本行业的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庄达运一口气列出了国内在语言学方面一些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大家和“带头大哥”,然后和书记商量,排出时间表一起出去,分别拜访他们,同时也是邀请他们来学校做讲座或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
最有意义的一次专家邀请,是半年前一次性请来了几位来自外语类主要刊物的主编,为学院的课题组项目“把脉问诊”,同时也是就项目组成员撰写出来的论文进行指导勘校。事后,一下子在外语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五篇相关的高水平论文。
论文发了,不仅为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也给个人在晋升职称和申请项目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2005年深秋,金陵城内丹桂飘香,满大街的桂花香味,让多少行人流连忘返。可庄达运率领的外语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还在加班加点,修改和完善硕士点申报材料的最后一稿。
十一月十一日下午四点半,庄达运把申报材料的终稿打印了七份,一起装袋,交到了学校的学科办,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
当天晚上,庄达运和学院书记在学校的大食堂,设宴款待大家。虽然都是家常便饭,可大家完成任务,总有一种莫名的轻松感。喝起酒来,好像酒量大增似的。平时喝两小杯的,竟然上了一壶,最后算下来,一桌11人,竟然喝了一整箱六大瓶呢!
周一上午,学科办主任给庄达运打电话,告诉庄达运,所有的申报材料都要公示。公示后三天,受理投诉情况。之后,是上省专家评审会,让庄达运多加注意,手机保持畅通。
这下把庄达运他们又搞紧张起来了,倒不是怕材料有问题。主要是庄达运是引进过来的,其科研成果及论文,都是原来学校的署名。担心别人会提出质疑。因为这次全省硕点申报,是国务院中断了五年后第一次启动,申报的学校很多。但每个学科点,省里是有名额限制的。谁上,谁不上,都还难说啊!
一个星期之后,庄达运从学校学科办那得知,全省今年共有十一家申报外语的这个方向,但名额只有五个。从材料公示情况看,有七家单位被质疑或举报,庄达运他们也在其中。不过,人家是质疑庄达运作为硕点带头人的资格问题,就是引进的人才能否用起来。据说这个问题牵涉到三家单位,其他学科也存在,因此具有一定的共性。省教育厅说要开会研究决定。
学科办主任估计这个问题不大,但要当事人到现场做些陈述和答辩。
庄达运悬着的心总算有些下落。答辩就不怕了,反正也不是假和尚,怕他作甚?
果不其然,一个周五下午,庄达运接到通知:要求他周六上午9:00赶到评审现场,就自己的科研情况做合理陈述。
学院书记为了表示重视,于周六早上从学校车队带车去送庄达运。
庄达运他们8:40就赶到现场。庄达运走进大楼,来到接待处。
服务人员看了庄达运的证件,立即把庄达运引导到一栋大楼的三楼,好像是个会议室。庄达运在门口等候传唤。
不一会,会议室里出来一位女士,二十多岁,齐耳短发,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上身着一件敞怀蓝色呢子大衣,里面的红色羊毛衫,很是抢人眼球,特别是那高启的领口,衬托着一副眉清目秀的脸庞,显得青春火辣。她看了下庄达运的证件,即转身推开门,把庄达运让了进去。
里面的场地很大,一个类似主席台的上面坐了七八位专家。庄达运被请到主席台对面中间的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
庄达运抬头一看,七位专家一字排开,坐在各自的桌子后面,每个人面前的桌子上好像堆了一堆材料,手上都拿着笔在记录着什么。碰巧的是,桌子的另一头倒数第二人,庄达运认识,是自己的老同学。庄达运过来,就是他给推荐的。这时,也不便打招呼,只能用眼睛交换了一下。
庄达运用了五分钟左右时间,简单陈述了自己的一些情况,然后等待专家提问。
对于专家提出的几个问题,庄达运十分轻松地回答了。因为大多数是关于庄达运那几篇论文和科研项目的,都是自己做过的事,那肯定不含糊。
十分钟左右,便结束了。庄达运走出大楼,来到等候的汽车里。学院书记问了句:“怎么样?”“问题都给予了答复,剩下的事,就是评委们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