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早上,大家都想睡个懒觉。可小玉,七点多就起床了。庄达运以为她良心发现,早上起来烧早饭。却只听她撂了一句:“我今天回钢城去!”
庄达运母亲听到客厅有响动,也就起床了。看到儿媳妇在收拾什么东西,就问了一句:“小玉,你早上有事准备出门啊?我来烧早饭。”
“我不在,你们不是自在一些嘛!我早上自己吃自己烧!”
老太太心想,这大年初一,本来是想给她烧早饭,不想碰了一鼻子灰,真是不吉利!老太太转身去了卫生间,洗漱后到阳台那里烧香去了。根据传统,年初一早上,就得要烧三株平安香。
小玉这时自己在下面条,看到老太太在烧香,就讽刺道:“您这年年烧香,有什么用呢?”
“我这是为你们烧的平安香啊!”老太太道。
“我不用烧,我这一辈子就是孤家寡人了,你帮你们自己烧吧!不过,我看你烧也没有用,该死人还不是照样死人吗?”
“哎,小玉啊,你这是怎么啦?大年初一,怎么讲这么不吉利的话?!”
“我这人就是这样,我不喜欢烧香,就直接说出来了呗!”
老太太没有睬她,点上香后,自己回房间了。
老太太与小玉的对话,庄达运在里屋听得清清楚楚,心中生气却又不好发作,只好一忍再忍。
上午小玉走后,老太太也气的不轻。后经庄达运做工作,老太太才强忍下去。
下午闲下来的时候,庄达运还是与小玉在钢城的闺蜜小施联系了,并把最近一段时间小玉的一些反常言行,与小施详细叙述了一番,希望这次小玉回钢城,她们有机会见面时,小施能够帮着做做工作。小施听完之后,也是十分的震惊,连连道:“怎么会是这样的人?”并答应,见到小玉后一定先问问情况,不管怎么样,会帮着劝劝的。
儿子有了工作,春节就几天假,初六就回上海去了。老母亲看到孙子回单位工作去了,本来也想着跟孙子去看看。最后,庄达运怕影响儿子,建议等“五一”节放假,一起去儿子那看看。
老太太也觉得五一去挺合适的,天气暖和出去,比大冷天方便。看孙子走了,自己也不想多待,收拾收拾,也要回老家去。以往都是要待到小年后才回去的。庄达运试图挽留几天,老太太道:“再不想看到小玉整天挂着脸子,还是趁她没有回来,就回去吧!”
这些话虽然给庄达运增添了无形的压力,但庄达运还是能够担待的。这么多年的行政工作,给庄达运锻炼了包容心。
在母亲走后,庄达运除了看看书,做做自己的科研,闲着的时候,在自己的博客上发了一篇博文,希望小玉不经意间能够看到。博文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庄达运写道:
“感恩先要知恩,认识到你接受的恩泽。佛教提出,一个人至少应该感谢四种恩泽: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们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们懵懂,导我们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们色身之恩。
对我们常人来说,远不止这四种。丈夫对妻子的关爱,妻子对丈夫的温情,同事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婆媳之间的谅解和尊重,领导与下属的互信,朋友、同志间的友情,如此等等,无一不是一种恩泽的体现。
认识到现有的恩泽,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挖掘,不断调整。正像我们规劝闹离婚的小两口常常说的那样:和对方闹矛盾的时候,多想想对方的好处。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个家庭也绝非是世外桃源。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过去,从而找到感恩的落脚点,重构感恩的心情,进而修正错误,重续情缘。
古语云: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其实,知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起码的品德。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自私,无情。到头来,也会招致自己的痛苦和受伤害,与人与己均为不利。因此,人们常说,“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作为一个现代的城市人,我们不仅要知恩、惜恩,更要学会感恩、报恩!”
庄达运把博文发出去了,留言栏里获得许多点赞和支持,但也不知道小玉是否浏览到。他记得刚开博客的时候,小玉还经常来访问交流。但不管怎么样,阐发了一些想法,庄达运感到一种释怀,不然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堵在心里,憋得慌。
随着春节的远去,工作也越来越忙,儿女私情似乎变得淡漠。小玉的情绪时好时坏,只能说日子在一天天挨过去。
当初,庄达运寄希望于小施在春节期间能够帮着做做工作。开学后,庄达运与小施通了个电话。据小施说,小玉在她家还住过两晚,小施试着谈谈家里的事,可小玉始终是遮遮掩掩,不愿接话。最后一晚,小施还特地关照小玉要注意搞好家庭关系,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善待老小的重要性。据说,小玉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没有诉苦,也没有说长道短。一直在听小施的“教导”。
从这样的情况看,小玉还是不愿意和别人敞开聊,始终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别人想开导,也找不到路径。这事就显得十分的诡异了,连最好的闺蜜都无法和她交心,还有什么指望她会有所改善呢!
随后,庄达运又发了一篇博文,题目是《做好后妈的三个要素》。庄达运还抄送给了小施。
庄达运在博文中写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后妈或后爹,不仅关乎到新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更是当事者以及涉事者的一件大事。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后继者,有三个要素需要具备:
首先,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不论是对方的父母,还是对方的孩子,既然你们相爱了,就要学会包容既有的人员关系,包容既有的人情世故,甚至包容既有的生活方式。学会了包容,就等于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包容是一种气量,是一种美德!
第二,要有一颗溶入之心。包容别人是自己的一种修为,一种人性的提升。作为新家庭的成员,光有包容,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溶入。不仅要能够溶入到爱人的情感里,还要能够溶入到既有的环境中去,溶入到既有的家庭氛围中去,不使自己觉得是局外人,甚至是多余。学会溶入,要采取主动,主动交流,主动沟通,主动做出调整和让步。万不可采用强势思维。
第三,要有一颗关爱之心。俗话说,爱屋及乌。既然和你爱上的人走到了一起,不能不尊重现实,不能不考虑对方的关切。一方面,幸福是靠双方来创造,来呵护的;另一方面,为了共同的幸福,就要理性地面对现实,用一颗真诚的心处理好眼前的事。多一份关爱,肯定会多一份收获。
以上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若具备,其乐融融!”
没想到,这封博文,小施又转发给了小玉。一天晚上,小玉非常愤怒地警告道:“以后,你如果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最好找你的朋友或同学私聊,不要动不动找我的朋友告状!”
“小玉啊,我那是出于善意,是想找一个能够和你说得来的人,帮你排解排解呢!”
“我的事不需要你管!”
“是这样吗?那后面的事,我就不管了?”庄达运是指后面小玉还要搞职称等事情。
“不管就不管,吓唬人呢!”
庄达运看得出,自己已经无法跟她好好沟通了,就慢慢过吧!
“五一”节前,儿子发来消息,想把那个房子装修一下。这也是前一个春节讨论过的事,庄达运就准备一起过去看看。
征询了小玉的意见,她也欣然同意过去看看。当得知庄达运要带老母亲一起去,她就不吱声了。
四月二十九日下午,庄达运去了趟火车站,排队买了三张动车预售票。庄达运把买好的票放进衣袋里的钱包,正准备出门回去,却抬头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站到了跟前。
开始时,庄达运还有些惊诧,对方喊了一声“庄大哥!”庄达运这才回过神来。“哎,小汪!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买票!”
“你到哪儿去?”
“为了生计,有朋友介绍到河南郑州去!”
“你是嫁到那儿了?还是去那儿工作?”
“先去工作!”那言外之意,不排除嫁过去的可能。
“哦,那不错啊!”
“有什么不错的?你又不接收,我只好走得远远的了。”小汪说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庄达运。弄得庄达运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只好转脸看着门外。
“有什么困难,帮你想办法。不能成夫妻,可以成兄妹嘛!”
“那太好了。你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
这句话差点把庄达运给问哭了。他叹了口气,低声道:“还好!等你下次过来,我请你吃饭,再细聊!”
“好好,你手机号码留给我吧?”
“好的!保持联系!”
庄达运看看时间不早了,赶紧告辞道:“今天不巧,我还要去接我妈,她从老家过来。我先走了!”
“好的。再见!”
庄达运向她挥了挥手,径直朝门口走去。
在回去的公交车上,庄达运脑海里怎么也挥不去小汪的身影。若是当初娶了小汪,不知道后果是否比现在的好?多少个如果和假设,在庄达运脑海中反复出现,一直到下车。
庄达运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快五点了。根据往常的经验,母亲应该到了。庄达运看车站上没有母亲的身影,也怀疑老母亲下车后,自行回家了。但上午电话中说过,庄达运提出要到长途站接,老太太非要坚持说自己认识市内公交车,让庄达运到家门口的公交站接。老太太带了些老家果园里的水蜜桃,加上一只老鸭,蛮沉的。
庄达运到家后,没有看到母亲,又折转回到马路上的公交站。好几班车过去了,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庄达运有些着急起来,老太太不肯用手机,一下子也联系不上。让她打车过来,老太太舍不得钱,庄达运再三说过,上车后到达了,由庄达运付费,而且还告诉她,自己可以报销。她还是舍不得。
正在这时,庄达运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庄达运打开一听,是母亲的声音。原来母亲的长途车在路上抛锚,晚了一会,刚到站,现在正在公交车上。老母亲借别人的手机打了个电话,怕庄达运着急。
大约又过了二十多分钟,终于等到了母亲。
“五一”那天,天气晴朗,外面的温度已经达到33°C。庄达运买的是下午票。三个人在家吃完早中饭,一起打车去往火车站。
老母亲很少出远门,最多的是从老家坐长途汽车来儿子这里。这坐火车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上下月台,有时要走电扶梯。那个输送带让老太太经常犯难,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哪只脚。很多人第一次乘坐的时候,还会摔跤呢!
庄达运一看,小玉自己一个人已经走出老远,指望她来照顾老母亲,可是痴心妄想了。自己的责任自己担吧!
为了保证老太太安全,庄达运形影不离,紧跟在老母亲身后,随时搭把手,扶一把。
车上人不多,里面很凉快。老母亲坐下来后,不时地看看窗外那飞驰而过的房屋和田野,感觉很好。还不时地告诉庄达运,她第一次坐火车还是四十多年前,生产大队派她们出来学习,学习单位带他们出来参观长江大桥。看来,这火车引起了老太太的回忆,那些艰难的岁月肯定又一次涌现在她的脑际。那时候的大队妇女主任,又是三八红旗手,可是响当当年轻基层干部呢!庄达运记得当时组织上要发展老母亲入党,她还十分的谦虚,一再推辞,说自己条件不够。
庄达运注意到,对面的老母亲正看着窗外发呆,心里突然感到一阵内疚。在和小玉结婚之前,就谈到一个心愿,要带母亲出去转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小玉当时就答应,等结婚后,找时间把庄达运母亲和她自己父母组织到一起,先带她们去北京玩几天,然后看看是否到新疆或海南等地方逛逛。
可结婚已有好几个年头了,一次都还没有出去过。前几年,倒是听说小玉姐姐带她父母去了趟北京。看来,以后得要亲自花点时间陪老母亲出去开开心了。
两个多小时的火车旅程很快就结束了。庄达运扶着老母亲下车出站。三人打了俩出租车,直奔儿子住地。
又过了四十多分钟,出租车在一个小区门口停了下来。儿子已在门口,看到奶奶、爸爸和小玉都来了,挺高兴的,向大家挥了挥手,就扶着奶奶一起上楼了。
老太太站在二十四楼的阳台上,看着远方密密麻麻的高楼,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当初在买这套房子时,庄达运钱不够,老太太还把自己的一万元养老钱拿出来支持呢!
由于天气比较热,庄达运建议晚上就在家煮点稀饭,他来摊饼。
基本都同意。于是,庄达运下楼,到菜场买了些酱、河虾、肉丝、干子和毛豆。儿子在家淘米煮稀饭。
庄达运先把摊饼的面和上,放了两只鸡蛋,搅拌后省着。然后,开始烧折酱。等折酱烧好后,又摊了十块饼。四个人开始吃晚饭了。
根据计划,第二天,一起去上海外滩逛逛,然后去南京西路看看,需要买什么衣服的。
吃过晚饭后,儿子跟庄达运在讨论装修的事,奶奶在旁边听,小玉自己去房里看电视了。
“对象谈好了吗?”奶奶在旁边插了一句,“要是谈好了,把房子装修了,就可以考虑结婚啦!”奶奶是急着要看孙媳妇呢!
“现已在相处一个,感觉还不错。”儿子笑着坦白道。
“年轻人,谈对象,要认真,但也不要太认真。你们要讲求感觉,而不是感情。”庄达运调侃道。
“那不一定呢!”
“哪地方人?”奶奶急不可耐地追问道。“干什么工作?家庭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本分人家?”
“要说起来,我爸应该认识。”
“是吗?你同学?”庄达运道。
“是你们学校毕业的。”
“是嘛!哪个专业的?”
“外语的!”
“那是我们学院的?”
儿子就把半年前巧遇小惠一事叙述了一遍。对于小惠同学,庄达运还是有印象的,虽然毕业几年了,但当时在校时是学院学生会干部,经常还帮英语系做很多评估材料工作,给庄达运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哦,小惠的确不错,你们要好好处一处,看看两人的性格是否合得来。我回去再帮你了解了解她的家庭情况。”
儿子谈了他的计划,再与小惠相处一段时间,准备用公积金贷款把房子装修一下。如果相处得不错,就在一起试试过日子。
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前卫,试婚已是家常便饭了,男女双方都是认可的有效办法。老太太怎么也接受不了,再三叮嘱道:“要慎重,如果不合适,早点脱开,不要伤害对方太深!”
奶奶还建议,带过来先见见面。儿子说,这段时间她出差了。
这些对话,小玉应该也是听到了一些。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跟庄达运嘀咕道,她不想去逛街了。庄达运问她为什么,她闭口不言。庄达运看得出来,不知哪里冒犯她了,只见她一脸的不高兴。
第二天上午,只好改变计划。儿子提议到周边的大商城看看,说最近新开了一个什么MALL。
十点左右的时候,小玉答应出去。四人打车来到新开张的大商城。一楼是百货,二楼是运动装,三楼是时装,四楼是床上用品。老太太转到三楼,就觉得气喘吁吁了。小玉好像想买件衣服,儿子倒是挺热情地帮她找试款。最后,终于挑了一件贴身短大衣。
十二点多的时候,儿子建议就到六楼的餐厅吃快餐。
吃完中饭后,已快两点了,大家准备回家。这时,小玉突然提出要去淮海路看一样东西,说让庄达运带儿子和老母亲先回家。这明摆着是要将庄达运军嘛!
没有办法,庄达运让儿子带奶奶先回了,自己陪小玉去淮海路。
在出租车上,小玉皮笑肉不笑地问道:“看来你们的计划倒是蛮周全的吗?”
庄达运一脸懵懂:“什么计划?”
“还装呢!装修计划啊!”
“哦,那有什么周全不周全的,根据实际装修嘛!”
“什么叫根据实际?多少钱?”
“估计要十万元吧!”
“又是十万?你哪来这么多钱?”
“儿子贷款!”
“你一分钱不给?”
“那要看情况!”
“反正你给他一分钱,就得考虑给我一分钱!”
“你看你,又来了!你俩是一个等级吗?”
“我不管!要不你把那房子留一间不要装修,没有我的同意,就不能装修!”
“那像什么话!”
“当时买房子,我也出了五分之一的钱!”
“你这是胡搅蛮缠了!”
“我就这样!”
这时出租车司机好像也听明白,估计看得出来女的很要强,有意想解围,就问了一句:“你们是在淮海路口下,还是到里面下?”
两个人立即停止了争辩。庄达运看着小玉,意思是让她回答。可小玉嘴一噘:“掉头,回去!”
出租车司机没有办法,只好在红绿灯下掉头。
庄达运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好多说,心想回去也好。难不成,她还想当着儿子和老妈妈的面,大吵一顿?
如果真那样,该怎么办呢?
唉,对一个恩将仇报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