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礼物
投票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 20 A+
页面宽度 900
保存
取消
正文 第1章 终于把搬运社开起来了
作者:张果山| 字数:2946| 更新时间:2020年02月22日

引子:真正的男人,流汗不流泪,尤其是得使劲努力挣钱养活一家老小的男人更是如此,有泪自己擦,有苦自己吃。但只要能让父母、媳妇和孩子过得好,自己苦一点怕什么?尤其是在这个只要肯出力、不偷懒,就能把日子过好的好时代,就更得挺直了腰杆加油干。

第一章

自打九九年来到川江县,一直以帮人卸货,装车,扛米包、苞谷包、油菜籽包等为生,干苦力干了十来年的吴超,终于决定自己开一间搬运社,自己也当个不但挣钱要稍微轻松点,也能够多挣点养家糊口的钱的小老板了。

九七年,刚满十八岁就跟着本村的四五个老乡离开身处昭通大山上的老家,到昆明火车站扛大包和装卸货物,干了一年,觉得那种地方虽然活计多,但是规矩也多,在昭通老家放羊和栽种家里那儿三十亩山地时,自由自在惯了的他觉得时时受人家那些铁路货运站,以及火车站站长管着,一点都不自由不说,还受气;于是就跟着两个原先就在川江县这个小县城里干过三四年苦力,且也已经当了上门姑爷,在川江县城附近的村子里入赘做了上门姑爷成了家的老乡,来到了川江县的吴超,先是跟着那两个带他来的老乡在一个叫陈学锋的老板所开的搬运社里干了三年。然后在第四年的年初,在他那两个老乡的操心关照之下,委托他们熟识的几个川江的熟人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据说很会过日子的姑娘,并且在零三年的年初入赘这户人家,做了上门女婿。

老人们都常说上门的姑爷大多都很受气,在去这户农民家上门前,吴超也早就做好一切的心里准备了。无论女方的爹妈会如何地苛待他,会怎样地整气给他受,他都能忍,要忍。好歹人家是给了他个婆娘,给了他个家的。要是不去当上门姑爷的话,就凭他家那份家底和住在大山上的贫困条件,他想讨媳妇的话,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他家真的是太穷了,不仅姊妹八个从小就几乎没有得好好穿过一件新衣裳、一条新裤子和一双新鞋子不说,更是从来都没有得饱饱地吃过一顿大米饭,常年四季不是以苞谷饭为食,就是以洋芋充饥。而且他上边还有个哥哥,下边有个弟弟,哥三个都要他们的爹娘想办法给娶媳妇的话,怕是把他爹妈逼死都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所以去给人家当养老女婿就成了他别无他法的最佳选择。

吴超去做姑爷的这户人家生了两个姑娘,大姑娘两年前嫁到了隔壁的海通县,没有未婚的小舅子,也没有居家待嫁的大姨姐和小姨妹,家庭成员可以说是很简单,也很省心省事;而且丈人家还住在附近几个村子当中日子算得上是最好过的蔬菜大村李张村。虽然在去做姑爷之前,他已做好了最坏的可能会吃受气饭的打算。可又是丈人丈母,又是第二对爹和娘的两个老人居然会对他那么好,的确是有些出乎吴超的意料。除了在一些大事情上,两个老人一直都要他们自己做主,他一句反对的话都说不上,也不能多嘴多舌之外,两个老的真的是把他当成亲儿子对待的。

当了上门姑爷的吴超,有了天天晚上可以抱着睡,可以为他老五家传宗接代(即便他和媳妇所生的娃娃必须得姓媳妇家这边的姓氏,但好歹他的香火没有断不说,再咋个他也是有媳妇的人了,不用被人笑他是个讨不着婆娘的老寡汉子)的媳妇,吴超的干劲更大了,平时除了跟着身体还算好,年纪也不老实大的丈人丈母和媳妇一起栽栽那两亩田和对门山上的五亩山地以外,一到农闲或是田地活计不太忙也不太紧的空闲时间,一天都舍不得闲的他就照样跑去帮原先的那个搬运社老板,从人家手里讨点卸化肥、卸苞谷、搬家具的苦力活计来做做,挣点贴补家用的小钱。

结婚后的第二年和第五年,他媳妇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姑娘。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亏了的同时,吴超也觉得自己的责任和压力越发大了。上有四个老人要养(虽说他已经是别人家的养老女婿,成了别人的儿子了,可依然在昭通大山上生活的爹娘终归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他不能不管),下有两个娃娃和媳妇也得靠他养活,所以还在二零零七八年的时候,他就动过要自己开个搬运社的念头了。为何只想着开搬运社,而不去想别的办法?比如做点小生意、弄个小的早点铺子、卖点米线卷粉,或是整个小烧烤摊在村子里卖卖;要么是去就近的街子上弄个小服装摊,那是因为吴超自己觉得仅仅才上学上到小学三年级的他没那个脑子和那个本事,自己兴许天生就是出憨力、干重活、挣淌汗钱的命。

而且在他看来,开搬运社所能挣到的钱也不比开什么小早点铺子,或者什么小烧烤摊挣得的少,要是活计多,能请到几个一心一意跟着自己干的工人,且自己也和工人们多干一点的话,还是挺挣钱的。因为自己在张雪峰那里干的那几年就无数次算过这笔账了,按每天有八个工人出工,每人能挣一百五来算,那就是一千二,那么每个工人头上抽二十块的提成,也就是每一百块抽二十块钱的操心费,一天下来,不用出力,不消淌汗,自己就差不多能挣上它三百。以前每次在张雪峰的搬运社里望着人家张老板数着从他们这些苦力工头上赚得的那些份子钱的时候,他真的是好羡慕,好佩服啊!所以从那会儿起,他就在心里憧憬着、谋划着“我迟早一天也要开个像陈老板一样挣这种快钱和“泡钱”(泡,此处读抛音,钱的意思,是不出力、不淌汗就能到手的钱或者吃白钱的意思)的搬运社了。

可就是开这么一个小小的搬运社,挣点稳当钱,几乎没有什么风险的心愿和想法,他老丈人丈母都不支持他去开,包括他那个生得黑黑矮矮,做人跟说话也有点“渣筋”(云南方言里是难缠、嘴碎、难沟通的意思)的媳妇都极力反对,说什么做生意的人要心够黑、脑子转得快、为人圆滑才行,而且做生意的风险大,要是做赔了就亏大了,还是本本分分地在家栽栽田地,平时得闲么就去继续帮人家干几天苦力,一家人苦吃累吃的过点稳当日子就得了,莫一天到晚憨想愣想的要去做什么老板——我们这一家人从前老几代人起,就都是只认得栽田种地、土里找食吃的本本分分的老农民。所以说,你要去开哪样搬运社,我们是坚决不会让你去开的。

本身就是个什么事都管不了,也一样主都做不了的他就只好无奈地放弃了当个小老板的念想了,乖乖地听着丈人丈母和随时都想压着他一头的媳妇的话,继续栽着田种着地、零散拾碎地偶尔去张雪峰的搬运社里,要么是去跟两三个干苦力的熟人搭伙干几天苦力。

而现在又再次打起这个主意来的第一个原因是,除了大女儿已经上着小学五年级,小女儿也快要上幼儿园,两个娃娃每年的读书费就得要很多钱;随着过个一两年,大女儿要读初中,小女儿也要上小学,开支就会一年比一年大;且丈人丈母也年岁渐大,干田地活计也有渐渐有点吃力了。用不了几年,整个家的生活压力和担子就将全部由他一人承担,他再不趁年轻想办法多挣一点钱,多想个挣钱的办法和路子来撑起来的话,那这个家以后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困难了;第二个原因呢就是,随着丈人丈母的年岁见老,他呢也在这个家过了十年了,一直对两个老人都很孝顺尊敬,深得两个老人的心,越发地把他当成了可以托付养老和送终的亲儿子,渐渐地就把整个家交给他来当了,大事小情都由他做主。所以这一次他还是想把搬运社开起来的打算和想法,不管是他丈人丈母,还是他媳妇,一个都没再反对。

说开就开、说动就动的吴超,才是在过完一三年的老年后六七天时间就把铺面给租下来了,租在了由川江县去往江城镇的那条公路边,离县城主城区内的大农贸市场也才是有个两三百米的距离。八千一年的租金虽说不算多高,但是对他来说也算够高了,毕竟他还想着赶紧攒钱去买一辆小货车呢!干搬运没有货车的话,是很难做,也很难做得大的。

但不管咋说,好歹自己开搬运社的事是做成了,摊摊也支起来了。

      | 下一章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余额: 0 书海币 | 本次花费 1000 书海币
去充值
鲜花
100书海币
咖啡
200书海币
神笔
500书海币
跑车
1000书海币
别墅
10000书海币
礼物数量
-
×
20
+
赠言
送礼物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剩余月票数 0 如何获得月票?
月票数量
-
×
20
+
赠言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