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礼物
投票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 20 A+
页面宽度 900
保存
取消
正文 第5章 身残志不残的“廖跛脚”
作者:张果山| 字数:2350| 更新时间:2020年03月20日

大名叫廖运昌的廖跛(在云南方言里,跛字读作掰音)脚,今天和大学生一起去九溪街上帮一家卖包谷的老板家连装连卸,装卸了一百五十二吨苞谷,不但累的腰酸背疼,尤其是那只从小就病残了的左脚更是疼了多在地上支一会儿都会软疼得感觉就像不是自己的脚了一样。

他的脚之所以会落下半残疾的病根,是因为八九岁的时候拉肚子拉得快脱水了,他妈妈领他去村里的小诊所挂吊针,在打吊针之前,那个赤脚医生先给他打了一针小针。可坏就坏在打那支小针上面了,认不得那个赤脚医生是水平有问题么还是扎错了位置,在打完那支小针后的第二天,他的左脚就开始有点疼了,后来没几天,就越发疼了走路都打偏偏了。当时由于他父母不但不懂那些医学常识,更不懂自己家的儿子兴许是打小针打了出问题,应该去赶紧找那个赤脚医生理论理论,或是找他赔偿。而那些年的村里人大多都是这样,要么太过善良,要么就是还没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不管是被人坑了害了,都是悄声哑气的认了忍了;他父母不但没去找那个诊所的赤脚医生算账,反还以为他是在装疼,所以拖到最后,等发觉他的左脚确实有问题了才赶快忙着往市医院送的时候,却已经晚了,他的脚从此后就成了残废脚了。随时走路都是一踮一踮的,但所幸跛得不是太厉害。在陆续吃了几年的中药和找到个老中医做了治疗和习惯了之后,走快一点的话,也不是太跛。包括干起活计来,扛着包走路或小跑的时候,反倒很看不出来他是个跛脚;虽然跛的不是多严重,可他那个“廖跛脚”的坏名却还在八九岁的时候,就被村里的那些小捣蛋鬼们给传叫开了。

像他这种半残废男人,要换做是这年头才把脚整了有点残疾的话,他恐怕是连媳妇都娶不着的;毕竟这个年代的女人都太现实了,不但希望自己所嫁给的男人要有钱,最好是那个男的还有点帅。所以像他这种不仅家庭条件不行,仅是个在村子里有一所又老又旧的拿木头跟瓦盖的小偏厦,也就是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小农民,且还身带残疾的男人是很难讨得着婆娘的。

所幸在他该讨婆娘的那个年代,这世间的女人还没这么现实,一般情况下,只要男方家有点住的房子(茅草房除外),田地稍微多一点,小伙子不懒,舍得苦,日子过得下去就行了;所以廖运昌在二十一岁那年就跟村里的那些适龄小伙子们一样也把媳妇给讨回家来了,虽然他媳妇不是他梦想中的那种漂亮姑娘,左脸颊上长了一块比铜钱要稍微大一点的黑绒毛胎记,但总的来说也不算丑,身上的皮肤,除了那块黑毛胎记以外,都是很白糯的,而且眉眼也长得不算难看,反正配他这个残废人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他媳妇这个人也特别的顾家,能吃苦,性格脾气也好,很少见得着她会发火。嫁给他快二十年,一直都和他一块努力苦钱养活公婆和儿子。除了绝大多数时间单她一个和年岁也不算老实大(六十五岁)的老婆婆(廖运昌他爹从小眼睛就有跌毛病,到了六十岁后,就更发看不见了)种着家里剩着的那小点责任田和山上那点地以外,每年还要去附近的伏家营烤烟复烤厂里打几个月的零工。

“廖跛脚”回到家后,见他干活干到这么晚才回来,媳妇就有些心疼他,先是慌着忙着地问他格(可)有吃着晚饭了,要是还不有吃么,她就赶紧去整给他吃,因为她知道,老公历来俭省惯了,很少舍得在外面买饭吃。廖跛脚说吃着了,在九溪街上帮那家人下苞谷,人家那个老板娘买着米线给他们三个吃着了。可他媳妇还是怕他饿,又给他炒了点洋芋丝和一盘花生米,把下午她和公婆,还有儿子吃的那碗萝卜丝汤鲊重新蒸了一下,让他又吃了一碗饭,喝了一小杯山楂泡酒。等他万分享受地喝完酒,他媳妇又忙着把早就替他烧好了的热水端到了他前面,让他洗洗脸烫烫脚么,早点睡觉。

由于家里的田地活计少,加上他又很干不来别的技术活和要动脑筋的活,自打二十一岁娶了媳妇,生了儿子的第一年开始干起了苦力这一行,等干到今年四五月份,也就是一三年五月份的时候,就足足干了十五年了。刚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包括到了去前年,都还很好干的,不但能出来干苦力的人少,且活计也多;可是从今年开始,认不得是不是因为去外面打工的好多中年汉子都返回来了的原因,突然的就多出好几十个干苦力的人来了。其实他也曾打过干脆转行算了的主意,可是他的文化水平太低了,才是读到小学三年级;所以一直自认为脑子就是转不赢人家那些文化比他高,脑子比他好使的人的廖运昌,才会想着即便自己真想去做点小生意,或者是去开个卖米线卷粉的小吃店,恐怕都没那个本事。

按说在这个蔬菜和鲜花越来越值钱的年头,只要家里的田地不算老实(太)少,且也吃得苦的话,一般农村人的日子都会好过的;只是原本有着两亩二三好田的“廖跛脚”家,在两千零一年县一中搬迁到他们村旁的时候,被征去了八分田;而且补偿还相当的低,一亩田才补五万,那次的补偿款倒是一次性就补完了,但他和被占了田的村民们后来却听说了那么一个谣传,说是他们那些田的补偿并不止五万一亩,而是十万一亩,多余的都被县上和上边的某些人给落(贪占)了。

第二日上午,一时没事,吴超就催着小贵州把他的行李搬过来小阁楼上了,生怕时间拖久了,小贵州这里又会出什么变故。回家去借了辆三轮车蹬着转回来帮着小贵州去老母猪街藏在一条背巷子里的一间又老又旧的石棉瓦房里把小贵州的行李拉了过来,又去给他买了一张旧铁床,八十块钱买的。

第二天下午还是没接着活计干,小贵州鬼鬼祟祟接了个电话出去了,但是吴超知道他是跑出去自己接私活干去了,一直到下午八九点才回来,拎了点吃剩的卤猪头肉和一小点吃剩的花生跟半瓶老白干回来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吴超才一来店里,小贵州就不在了,打电话给他,又说是跟两个朋友在江城帮人干点搬煤的活计。

八点多,吴超接到了前两日中午找过的粮食局那个管事人的电话,说是让他找两个人去小大庄那里的仓库装三车米,然后拉到卖香纸那条街,下(卸)在那里的一个粮油站。他就打电话喊了廖跛脚,大学生,还有大飞牙三个来和他一起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余额: 0 书海币 | 本次花费 1000 书海币
去充值
鲜花
100书海币
咖啡
200书海币
神笔
500书海币
跑车
1000书海币
别墅
10000书海币
礼物数量
-
×
20
+
赠言
送礼物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剩余月票数 0 如何获得月票?
月票数量
-
×
20
+
赠言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