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礼物
投票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 20 A+
页面宽度 900
保存
取消
正文 第1章 东风化雨,春到秦岭
作者:夕阳无限| 字数:4526| 更新时间:2020年07月28日

三百里秦岭山脉,连峰起伏,云雾缭绕,绵延不绝,气象万千。更可叹者,峰高谷深,悬崖峭壁,飞瀑流泉,空谷传响,声震云天。山林里,古木参天,虎啸猿啼,鸟飞蛇行;悬崖间,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气蒸霞蔚,莫测高深。山坡上,岩石下,种植着一小片一小片的庄稼,高低错落,郁郁葱葱;山谷里,流动着清凌凌的涧水,飞花逐浪,日夜不息。这里自古以来就住着些零散山民,他们以大山为生,亦农亦牧亦猎,虽然远离平川,身居绝境,朝朝暮暮面临着艰难险阻,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但山高皇帝远,谷深石头多,隔绝之境,化外之人,当官的闻之心惊胆寒,谁也懒得涉足其间,管理过问,他们险中求安,苦中寻乐,倒也生活得自由自在。

大山深处有个小村庄叫椿风里,不到二十户人家,一色山石垒成的房子,山木为梁,山草苫顶,零零落落分布在一个狭长二三里的大山坳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劳自食,自生自灭,无怨无恨。家里饲养着牛、羊、猪、狗,鸡、鸭、鹅、兔,房梁上悬挂着从山上猎获来的獐、狍、麋鹿、豺狼、狐狸、山鸡等物,山墙上钉着各色各样、大小不等的兽皮,院子的屋檐下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玉米邦子、棉花球子、稻谷穗子和山辣椒串子,地面上晒着从山林里采集来的各种药材、蕈类。从早到晚,男歌女唱,牛哞羊咩,鸡鸣犬吠,声音不断;一日三餐,炊烟袅袅,野蔌山肴,饭菜飘香。各家各户的老人孩子,青春男女,穿着各色各样的麻布、毛皮服装、毛皮帽子,远远近近,来来往往,出出入入,彼此说笑着,招呼着,显得十分团结友好,亲近和谐。要是哪家出点意外,遇到困难危险,全村人一齐出动,都来帮助,不分亲疏彼此。村子周围,青山叠翠,绿水潺湲,林茂阴浓,鸟语花香,风景十分幽美。

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世代以农耕牧猎为生。山坡上种着小麦、玉米、棉花、谷子;山洼里借助泉水灌溉,长着些蒲苇、菱藕。深山里有飞禽走兽,遍地药材,所以农闲时他们就拿起猎枪,背起背篓,打猎采药。一年四季各有营生,劳碌不辍。生活虽不算富足,但各家各户也勉强可过。

由于大山阻隔,道路盘曲狭窄,出入艰险,这里人很少走出大山,因此也很少了解外面的世界;偶尔来个收药材兽皮的商贩,他们才能从他嘴里听说一些外面的事情。所以人们的生活既艰苦单调,又愚昧少知。

这种情况世代延传,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见奇不奇,见怪不怪了。即使解放后县里派来工作组,把分散在百里大山里的十几个小山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把所有山和林都收归公有,统一管理,也没有太大改变;除了夏秋两季上头派个干部来催交公粮,其余时间也难得看到山外的人。所以,他们照样过着艰苦单调、自由自在的生活。照旧唱着从老祖宗那里流传下来的似乎是千古不变的山歌民谣:

高山里有猛虎,深林里有麋鹿,

悬崖下长药材,山坡上种五谷,小溪边筑着石头茅草屋。

太阳是阿公,月亮是阿母,山神爷是咱山民的主,

保咱吃,保咱住,保佑咱一年四季无险阻。

天有恩,人有心,知恩不报枉为人。

报天恩,报地恩,回报父母和先人。

多行善,休为恶,伤天害理切莫做。

爱劳动,莫懒惰,勤劳之人不挨饿。

水是镜,山是秤,为人做事要公平。

天有灵,地有灵,举头三尺有神明。

多烧香,多磕头,祈求神灵长保佑,

天增岁,人增寿,生活无恨也无忧。

秦岭山,万万年,山清水秀永留传;

敬神仙,敬祖先,子孙万代保平安!

在历史知识、文化生活上,除了知道满清皇帝被赶下台,中国人可以不留辫子了;驲本鬼子和蒋介石,作恶多端,危害人民,都被赶跑了;当今的领袖是毛主席,住在北京,他是人民大救星,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其余也不知道多少新闻。直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村子里最大的喜事就是放过一次电影。放映机是三个村子派了二十多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抬过来的。电影的名字叫《南征北战》,是打仗的。这可把百里秦岭山区的老百姓高兴坏了,足足议论了好几年。后来就不来放映了,因为放映机送回去的时候,不小心撞到山崖上,撞坏了。大家听说又惋惜又害怕:惋惜的是放映机撞坏了,他们以后就看不到电影了;害怕的是政府、干部叫他们赔放映机,不知一家要摊多少钱。结果大出所料,令人喜出望外,一分钱没叫他们赔。这下老百姓才真正相信,如今的政府、干部大非解放前,他们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爱民如子,怜贫惜苦。还有一件喜事就是公社办了一所小学校,干部来动员村民叫把孩子送去念书。念书虽然是件福及子孙万代的大好事,由于是新鲜事物,大家之前没有接触过,体验过,对它的深远意义知之甚少,所以各村山民并无多大兴趣。他们认为一辈子住在大山里,种地打猎采药材,认识锄头镰刀和猎枪药材就足够了,识不识字没有多大用处;又嫌山高路远孩子小,山上有野兽,怕上学路上出危险,所以很少有人把孩子送去。为了完成任务,村长只好把自己的儿子送去了,可是没读两年孩子把腿摔坏了,也就不去了。直到改革开放前夕,玉山公社唯一一所小学校,来读书的也只有公社干部子女和附近村庄的一百多个孩子。

人们把主要精力依然关注在种田、打猎和采集药材上。生活就这么过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规蹈矩,平淡无奇。虽然艰苦,寂寞,单调,山民们也一天天吃饭、干活、睡觉;虽然愚昧、少知,青年人到时候也知道对山歌、谈恋爱,然后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由于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里的人口竟然翻了一番还多。人口多了,村子就大了,于是山坳里又多了一些石头、木头房子。反正山上有打不完的石头,伐不完的树木,砍不完的山草,山民们有的是力气,又懂得团结互助,高楼大厦盖不起,石头、木头房还是盖得起的。

人口越来越多,消耗越来越大,资源一天天减少。人们吃惊地发现山上的树木比以前少了,人均可耕的土地比以前少了,猎物和药材也比以前少了。尽管大家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生活还是不能提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忧虑来。没办法,只有祈求山神爷赐福,一年四季烧香、磕头、祈祷不断;然而山神爷却很吝啬,极少把福气赐予山民,人们照样过着艰苦的生活。

可是翻过七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了。他们不再把目光只盯在大山里的坡田、野兽和药材上,只关注盖石头木头房子,多生孩子,求神赐福,把幸福寄托在神灵和下一代身上;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解放思想,抛开神灵,放下畏惧,修通公路,走出大山,惊喜地发现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口稠密,百业兴旺,技术先进,生活节奏快速紧张,又轻松愉快,舒适而幸福。他们眼热了,动心了,开始学习外面的新思想、新技术和先进事物,以改变山里人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由于向外面学习,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大大开阔了,懂得了保护山林和珍惜稀有动植物的重要意义,停止了乱开山地,乱伐林木,乱猎禽兽。进而学习国家风景名胜地区的经验,建设电站,开发景区,修筑盘山公路,石阶索道,发展旅游业,为山村脱贫致富寻找新的出路。人们开始放弃旧的思想方法和生产生活习惯,广泛学科学,用科学,把各种时尚家电买回家,引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于是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走进村村寨寨,千家万户,让深山老林有了新时代的气息。他们更从自己的艰苦贫困和愚昧无知中深切感受到学习文化科学的重要性,开始关注教育,重视教育,主动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条件好的,还送到山外读中学,甚至读大学,使山窝窝里也飞出了金龙玉凤,培养出时代精英,让他们参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报家乡人民,使山区赶上时代潮流,建设现代化,跟随祖国一起发展进步。

什么原因使得深山老林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精准扶贫政策,像两股温暖而强劲的春风,吹遍九州大地,也吹进了远在大西北的三百里秦岭山区,和山坳中大大小小的村庄,极大鼓舞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充分调动激发出人们创新致富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让山民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希望和发财致富的崭新道路。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地打破封闭,革故创新,把土地和山林承包到户,当年就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好收成。接着是向外发展,走出去,引进来,让现代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山区发挥作用。

就以秦岭深处的青峰乡春风里村为例来说吧。九十年代,乡里派来一位叫王立新的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来了改革创新思想,立志改变山区穷困落后面貌,团结带领春风里的人民群众共同出力出钱,克服艰难险阻,用了两年时间,终于修通山里到县城的公路。有了公路,村民们就能把田里收获的粮食,山上采集的木材、药材、山货,家里喂养的家禽、家畜,车拉驴驮,运到城里去卖;得了钱,再从城里买回化肥、农药、优良品种、新式农具和生活用品,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更大的进步是在省纬、县委和扶贫干部多方联络下,不断引进外商外资,把秦岭山区开发建设成风景名胜区,名山秀水,加上底蕴丰厚的西部文化,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旅游,为山区开辟出另一条更加宽广恒久的致富之路,使秦岭山区的青山绿水成为人们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滚滚财源。

旅游业的开发建成,彻底打开了秦岭山脉的万年封闭之门,使得遥远的秦岭山区和祖国各地融为一体,国家改革创新的消息不断从东南沿海前沿阵地源源不绝传进来,令山里人心神振奋,惊喜不已。一些人再也坐不住了,开始走出封闭,到外面世界寻求生活和发展。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不再满足于山里的生活和收获,把从特区传来的新闻当做天大喜讯,致富法宝,互相传说着,评论着,商量着,激动着,终于难抑激情,行动起来,接连不断地走出大山,到沿海和南方的开放城市求学、打工、创业,跟上时代潮流,融入外部社会,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充分自由和科学进步,收入大有增加,眼界大为开阔,生活迅速改善,并逐渐富裕起来,成为春风里新一代中的佼佼者和领头羊。全村瞩目,啧啧称赞,并引起全乡、全县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争相采访,宣传报道,大加赞扬,传为佳话美谈,成为广大秦岭山区人民关注学习的榜样。

这年头电视机大普及,城市乡村,家家必备,新闻传播极快,秦岭风景区的壮丽风光和宣传报道很快传遍全国各地,引起热烈反应。有位老作家看了秦岭山区的巨大变化,兴奋不已,亲自前往采风。他观看了秦岭山脉的秀美风光,聆听了山区老一辈人的生活故事,青年一代的创业致富经历和丰朔成果,抚今追昔,热血沸腾,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回去后,反复思考,即以采访过的秦岭深处玉山乡春风里村为原型,以村中名桃、李、杏的三名青年人求学、打工、创业、艰苦奋斗的经历及其爱情纠葛为内容,以秦岭山区人民紧跟时代潮流和社会进步,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实际行动,思想取向,和地区面貌、地方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背景,联想构思,编成故事,奋笔疾书,竟然写成一部长篇小说,题名《秦岭新儿女》。小说出版后,十分轰动,热销。老作家激情难抑,诗兴大发,即兴填写了一首《沁园春》的词,以抒发思想感情。其词云:

秦岭巍然,云绕奇峰,雾锁秀峦。看参天古木,涛声阵阵;悬崖飞瀑,涧水团团。瑞兽嘶威,锦翎翔集,古往今来人迹阑。逢盛世,任斯般绝境,游客潮观。

春来百卉争妍,引燕舞莺歌出大山。恰青春时代,风华正茂;书生才俊,志气弥坚。努力求知,艰辛创业,一片豪情不畏难。回头望,忆坷坷坎坎,一路登攀。

      | 下一章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余额: 0 书海币 | 本次花费 1000 书海币
去充值
鲜花
100书海币
咖啡
200书海币
神笔
500书海币
跑车
1000书海币
别墅
10000书海币
礼物数量
-
×
20
+
赠言
送礼物
投月票 投推荐票 打赏
×
账号剩余月票数 0 如何获得月票?
月票数量
-
×
20
+
赠言
投票